網路一族系列(四)-健全網路世界

張嘉君 報導  / 台北市

  台灣生產個人電腦的數量,雖然排名全世界第三,但是在國內,個人電腦使用率和上網率,卻掉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十二,只小勝了義大利、南韓和波蘭等國,為什麼國內上網人口數會遠落後於歐美一大截呢?提升上網人口是不是遭遇了什麼瓶頸?如果不能夠提升網路人數,會有什麼後遺症?而全民普遍使用國際網路連線又有什麼好處?

  個人坐在電腦前,連上國際網路世界後,可以享受足不出戶,讀遍全球資訊,飽覽世界各國名山大川,而不需要耗費龐大旅遊支出的待遇,也可以透過網路,跟全球各地的網中朋友通訊或者是交換意見。如果跟你連線的朋友是做生意的,你可以享受線上購物的樂趣,搭上線的如果是領袖政要,你還可以跟他促膝長談國家大事,搭上線的如果是美國知名的期刊報紙,你還可以比沒上網的人更早一步看到這份刊物,即時享受第一手的世界動態,這些都是已經上網的民眾可以享受到的榮趣,不過目前國內的網路人口數保守估計,只有三十多萬人,不但跟美國的八百五十多萬,以及全球的三千五百多萬相比,都十分懸殊,為什麼國內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人口,跟得上世界潮流呢?其次,也有民眾反應,不知道如何安裝硬體設備,甚至對於上網所需要的軟體也所知有限。

  另外,資訊相關學者也指出,由於國際網路上流通的資料,多半是英文,民眾總覺得不是那麼切身需要,所以無形之中,也沒有積極地想學會這時髦的玩意兒,更何況有時要找資料量較龐大的資料時,往往也得花上二十、三十分鐘的等待時間。因為這些有影像、動感十足的資料,都是經過數位化壓縮處理的程序,原始資料量很大,同時也必須有較寬頻的傳輸設備,才能迅速讓使用者欣賞到資料的原貌,資料傳輸速度引人詬病之外,許多使用者也經常面臨撥接,上不了網,或是中途通訊不良,斷訊的問題。網友因此十分希望電信局能改善網路品質,減少網友們的挫折感。負責架設網路硬體設備的電信局數據通訊所則表示,改善傳輸速度是科技可以克服的問題。

  曾所長補充,數據所一定會根據科技進展及大部分民眾的需求,更新提昇網路設備的速度,不過,在通訊不良方面,曾所長表示,每天都針對上網者,撥出電話上連電信局網際網路的線路進行監控,網路通訊應該會有一定的品質,除非是施工單位破壞線路的速度,遠比電信局修護的速度還要快。曾所長強調,如果雜訊的原因,不能歸咎個人用戶本身的軟硬體問題,或道路工程單位的缺失,電信局都會義不容辭負起改善通信品質的責任,至於軟體及內容部分,有網友建議要提昇網路人口,可能要朝軟體中文化以及相關名詞統一化方面去努力。針對國際網際網路中,足以吸引國人注意的資料太少的批評,中央研究院已經率先拋磚引玉,把院內專家精心研究的各類資料釋放在網路上。

  這些項目,包括動物所邵廣昭博士提供的,周邊海城經濟性魚類資源資料庫,史語所劉益昌博士提供的各種跟台灣本土有關的許多考古資料,還有植物所教授提供的海域附近的藻類等研究報告,這些資料固然精彩,何博士也鼓勵民眾,發揮好東西跟大家分享的觀念,全民一起努力,才能讓國際網路中不只是外國資料充斥的世界。實際上,政府最近也巡迴倡導便民服務資訊網,告知民眾上網就可以找到許多,跟自己洽公、生活有關的資料,這些都是政府各界的努力。

  而為了全面提昇我國的網路人口,教育部已經責成教育廳,省市教育局所屬各級中小學校執行,讓電子郵件進入中小學的政策,預計在兩年內,基層學術單位的網路人口,將可提昇成為一百八十萬人,目前省教育廳規劃的學術教育網路系統內,已經設計了一些兒童透過網路就可在家學習作畫、看圖說故事,然後老師就可以在網路上指導學生的設計,也有老師把教學心得放在網路中,跟其他老師共享,未來整個教育模式,即將因網路的加入而受到很大的衝擊。從事民間網路教育推廣工作的中華民國網路協會,也認為上網路的人口數,未來將成為衡量各國國力的指標。

  普及的網路,加上國人都有操作電腦及上網找資料,或通訊的能力,將使中華民國更具備競爭力,讓高度科技發達的國家,都能夠透過網路知道我們的實力,及我們的存在,這也足以彌補,目前聯合國還沒有容納我們的遺憾,更何況連上網路後,對個人生活及學習來說還有那麼多功效,能不能把中華民國推向網際聯合國的舞台中,人人都可以盡一份心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