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的文化鬥士

綜合報導  / 花蓮縣

  一般人的印象裡,原住民同胞是充滿活力,對於藝術和體育有著特別的天賦,今天要介紹這一位原住民朋友,卻是充滿了創意,而且在企業經營方面有特別的成就,他就是第一位原住民的聯考狀元蔡義昌,今年蔡義昌以傑出的企業成就當選原住民十大傑出人士,事實上除了事業有成之外,他對部落文化的投入和努力,更是讓阿美族人印象深刻。

  今年三月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展辦得有聲有色,遠近馳名,整個展覽場裡最突出的布置,就是這些充滿原始風味的茅草屋,而這些茅草屋是花蓮光復鄉鄉代表蔡義昌帶領族人所搭建完成的。屋牆用檳榔樹幹做支柱,屋頂以茅草覆蓋的茅草屋,確實是早期花蓮阿美族馬太鞍部落的住屋原貌,馬太鞍部落是花蓮光復鄉馬錫山前,一塊廣闊平原上的原始居民,早期這裡是一片沼澤之地,馬太鞍的先民們在這個泥淖及腰的惡地裡,辛苦墾植,直到後來水利系統完成,才成為一片田疇沃野,阿美族的馬太鞍部落在這裡落地生根,創造自己的文化圖騰,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部落文化飽受平地文明的擠壓,傳統文化已經出現明顯的斷層,這種文化危機引起有識之士的憂心。

  今年四十一歲的蔡義昌,是世居馬太鞍部落的阿美族後裔,從學校畢業以後,就長年在大西部創業,成為一個相當成功的企業家,事業遍及北中南各地。今年蔡義昌由於傑出的事業成就,被選為原住民十大傑出人士,有人尊稱他是原住民的經營之神,雖然在外事業有成,但是回過頭來,他卻為自己部落的文化危機憂心忡忡。

  結合企業經營的長才和對部落文化的深刻認知,蔡義昌提出文化產業化的口號,為了落實這個口號,他從去年五月開始,成立馬太鞍部落文史工作室,以這個工作室為據點,推動各種部落文化的重建工作,比如這個每天晚上聚集了二、三十個人的傳統木雕藝術研習班,就是蔡義昌實現文化產業化的一個夢工廠。

  木雕班的學員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跟隨木雕師父林阿隆學習傳統的阿美族木雕藝術,參加的學員非常踴躍,所以陸續開了三個班,有些學員甚至夫妻兩人一起參加,由太太負責圖案設計,先生負責雕刻,短短兩個月時間,木雕班就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在蔡義昌的努力推動下,目前人口只有四千人的馬太鞍部落,已經訓練出一百多位業餘的木雕師,傍晚以後,木雕聲響遍整個部落,晚上從蔡義昌的家裡,也常常傳來悅耳動聽的歌舞聲,這是文史工作室開辦的另一項課程「阿美族舞蹈班」,這些身材有些發福的媽媽們,穿上阿美族的傳統服飾,跳起舞來還是曼妙多姿,有時課程中,還會來一段融合傳統和現代的阿美族快舞。

  蔡義昌把自己家的客廳貢獻出來當婦女才藝教室,目前開的班除了動態的民族舞蹈以外,還有靜態的燭藝製作班,和頗富傳統色彩的陶珠創作班,眼前這些色彩繽紛、造型琳瑯滿目、創意十足的作品,都是學員們的心血結晶。

  有企業經營頭腦的蔡義昌認為,唯有結合族人和社會資源,才能重建部落文化,因此東華大學和文化中心,都是他推展文化工作最有力的支援。走在馬錫山前這一片蒼翠廣闊的田野上,蔡義昌心中正規劃著馬太鞍部落的文化產業藍圖,這一片廣達數百公頃的平原,稻田與沼澤錯落,成群的白鷺飛翔其間,一望無際的蓮花田已經初綻,端午以後將會更加地盛開,蔡義昌希望把這裡開發成為蓮花專業區,以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觀光資源,配合產業化的文化商品,實現他文化產業化的理想,目前這裡已經開放為都市計劃區,他希望族人能夠守住這最後的淨土,讓部落文化能夠在這裡永遠地落地生根。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