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新北市
尋找經費以及演出舞台,一直是許多藝術團體在鑽研專業的領域再提升之外,所必須要面臨的問題,大家或許知道雲門舞集,知道明華園歌仔戲,也知道表演工作坊,或許因為這些專業藝術團體的精湛演出,讓大家習慣以一定的專業水準,在評斷不同團體的表演,而給予差異極大的評價,但藝術表演本無好壞的絕對分別,只是呈現的成果與付出的努力,讓欣賞者有了不同的感動,有一個舞團,他們努力了六年,所擔心的從來不是跳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下一場來看的觀眾,會不會多一點?
位於台北縣土城市的「采萍之舞」,成立於民國八十年,雖然他們只是一個社區性的舞團,但是,從街頭、廟會到正式舞台,他們爭取所有可能的演出機會,在不同的舞台,一樣的賣力演出,負責人王秀萍個頭嬌小,但是男團員對他服氣,女團員喜歡膩著他,他笑稱自己是「一個愛跳舞的老師,帶著一群愛跳舞的小孩」。
為了帶動土城的藝文氣息,讓文化紮根的工作更貼近居民生活的模式,王秀萍苦思如何用熱情感染他們,因此,而有了「文化踩街」的藝文活動。為了在全國文藝季的開鑼節目裡大放異彩,王秀萍濃縮土城百年來的歷史演變,編成「擺接風情」舞劇,但是,年輕舞者不懂人世間的悲喜嗔癡,王秀萍要舞者們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感受,用身體來舞動。
一通電話,再度燃起采萍的熱情與活力,王秀萍說,在沙漠裡走了這麼久,終於有一滴甘泉了,經過多次的溝通,文建會提供經費贊助,讓「擺接風情」再繼續於台北縣市巡迴演出七場。
樂聲傳來,燈光漸亮,他們要上場了。
跳舞、玩鬧、成長,如同呼吸行路般地自在,舞蹈讓他們生命中蘊藏的熱情和理想,生根、萌芽,用自己的身體為線條,讓每個細胞都在跳舞,他們沒有想太多,只知道自己的夢在舞台上,謝幕時,除了奮力完成一場完美演出後的暢快淋漓之外,每個人都還想再跳,掌聲響起,幕落了,一切又回復平靜,然而透過「擺接風情」舞碼的呈現,土城的文藝氣息沸騰了,在平靜與沸騰之間,采萍之舞也許不知道下一場的演出和經費在哪裡,但是他們把感謝和珍惜掛在心上,他們知道,只要一上了台,夢,就在那裡。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