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6 23:00

守護偏鄉 仁醫曲立皓

王美雅 徐靖壹 報導  / 雲林縣

  「台灣仁醫」系列報導,這一集我們要介紹的是在偏鄉行醫五十年今年高齡78歲的曲立皓醫師。曲醫師出生在山東,流亡到台灣後,從此注定是偏遠地區的救星,年輕時他從東沙群島來到金瓜石礦工醫院,之後一通電話,讓他轉到醫療資源不足的雲林縣,在虎尾若瑟醫院一待就是三十年。這幾年來他投入婦女健檢,幾乎每天深入偏鄉角落,目的是希望讓這個全國婦女罹癌比例最高的地方,情況能有所改善。「能幫助人就是福氣」,這是曲立皓醫師,為自己人生下的註解。

  一大早,護理人員宏亮的招呼聲,只為他而喊,高壯的身影,笑容滿面,頭髮花白,不過氣色紅潤,被叫曲爸的醫師曲立皓,應該算是雲林縣年紀最大的婦產科醫師,他78歲了,來找他的很多是像這樣,兩代都由他接生的媽媽和女兒,以前接生的小娃兒,現在又當媽媽了,代代相傳的生命延續,是曲爸心中最美的生命曲線,因為如此,他每次總會在照超音波的時候,不自覺地一看再看。

  細心,親切的感覺,讓看診的氣氛很溫馨,常常挺著大肚子的媽媽,會忘情地擁抱曲爸,謝謝他的叮嚀,曲爸說,每次每個小生命睜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就有說不出的喜悅,剛來醫院時,一天接生超過20個新生兒,當年還常上演「三台聯播」,就是產房內的三個產台,同時都在接生,接生那麼多小孩,但就是看不膩小孩,每回只要在醫院看到小北鼻,照慣例地,曲爸總是要花點時間逗弄逗弄。

  這股親和力,連許多外地居民都大老遠來虎尾,讓曲爸接生,還有人沒生病也會來找他,同事形容曲爸有一種無法抵抗的魅力,木訥低調,卻有著「深層的愛」,很少人想得到,總帶給人喜悅的曲爸,其實並非在一路順遂的環境中走過來。

  時間倒回到民國22年,曲爸在山東出生,16歳時,跟著國民政府部隊來到澎湖,是流亡山東學生事件的成員之一,後來他考上國防醫學院,黑白照中他拉著小提琴,音樂始終是他的最愛,畢業後登上軍艦,往返東沙群島行醫,當離島居民的守護神,幾年海上的漂泊行醫後,又到金瓜石九份的礦工醫院兼診,每天騎老機車往返山區,民國66年退役後,在基隆短暫開診所,人家送他「仁心仁術」這塊匾額,這也許就不難理解,他為何在幾年後,選擇到偏遠的雲林縣行醫。

  民國70年,他接到好朋友的一通電話,就帶著全家大小搬到這兒,泛黃的老照片中,是民國72年,他和老婆、七歲女兒,三個人就住在若瑟醫院的老宿舍中,簡陋的宿舍,跟醫院就在同棟樓,能最快替病患解決問題,隨扣隨到,老婆就說過,他是要給醫院用的,醫者父母心,有一次病人半夜羊水破了,曲爸要趕來接生,家裡鐵門卻被擋住,車子出不來,他情急之下,竟然就從斗南騎了十多公里的路,喘吁吁地趕到醫院接生,那一幕永遠忘不了,就是有病人第一的堅持,不管是接生,或是看病,他的原則就是,絕對要給病人最大的希望。

  他也知道,對病人,最需要的就是耐心,閒暇時間,曲爸練習寫書法,從中學習,修身養性,樂觀的曲爸,大半生都奉獻給病人,到目前為止,他只有一點小遺憾,就是讓一路陪他走來的老婆,委屈了,看著四十多年前的甜蜜結婚照,曲爸總說體貼的老婆跟當初剛認識的時候,一樣美,唯一的女兒「心心」,在成長過程,他總是忙碌,只有一次,能替她好好吹蠟燭過生日,所以他也把握難得的休假,帶家人四處走走。

  即使到現在,年紀越來越大,但曲爸的工作量可沒有因此變少,這幾年來,曲爸深入各地做巡迴抹片檢查,即便是小小衛生室也照去,行跡遍佈雲林的偏鄉角落,還創下全國子宮頸癌發現率最高的團隊,曲爸心疼的是,農業為主的雲林,長期有人口老化外流和醫療落後的問題,有一份統計顯示,雲林婦女的罹癌率,是全國第一,每一萬人只有20個床位,每1140人才有1名醫師,跟大都市差很多,提升雲林的醫療資源,是刻不容緩的事。

  替婦女健康和生產把關,曲爸也在78歲這年,獲得了醫療奉獻獎,成為院內第九位醫奉獎得主,曲爸說從沒想過得獎,只覺做得還不夠,若真要問他,想給後輩什麼建議,他希望年輕人能走出巨塔,下鄉服務找尋生命的價值,心中充滿愛才會讓心靈滿足,三十年如一日,曲爸陪著若瑟醫院,從舊式的老大樓,翻新成了雙棟建築,他當初傻呼呼地來,傻呼呼地做,別人說他傻傻付出,不求名也不求利,其實他說,他是最聰明的人,從澎湖到東沙群島,由九份礦坑到雲林,50年的偏鄉行醫生涯,溫暖無數的心,連帶豐富了他,他總說能幫人是福氣,不計較酬勞,不嫌工作重,因為就像羅馬哲學家講的,人生有如故事,不是多長,而是多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