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8 23:00

教改路難行 再見了雅歌

陳汎瑜 許中熹 報導  / 台北市

  臺灣從1990年代,展開一系列教育改革行動,但20多年來,教改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呢?今天華視新聞雜誌封面故事,我們要帶您來看一位教育家的心酸和眼淚。她是臺灣相當知名的音樂教育博士孫德珍,1995年,她辭去大學教授的職務,在新竹創辦了「雅歌實驗學校」,這是一所以教改為理念、強調多元智能的中小學,課程中大量融入音樂、藝術、和品格教育,希望孩子不要再被考試壓垮。儘管雅歌學校的作法,在國際間受到肯定和矚目,但是在努力18年之後,孫德珍校長最後還是含淚宣佈,「雅歌學校」因為受到法令限制無法登記立案,以及財政困難再也撐不下去,今年1月12號學校已經正式結束營運。當學校關門這一天,也是孫德珍校長的生日,很多家長和學生都不捨地哭了,孫德珍說,辦學的路真的很苦,但她從沒有後悔,只希望曾經播下的種子,終究會開花結果。

  2013年1月12號清晨,孫德珍校長比往常更早到了學校,因為這是她最後一次的校園巡禮。孫校長臉上掛著濃濃的感傷和無奈,因為這一天,她一手創辦的「雅歌實驗學校」,即將關上了大門,校長也將和孩子們說再見。而雅歌和孫德珍相守相攜十八年的故事,我們就從臺灣教育史上最動盪的年代說起。1994年4月10號,臺灣民間教育團體發起一場「410教改大遊行」,當時超過三萬人走上街頭,高喊救救我們的孩子,也燒起臺灣推動教改的一把野火。當時,留學美國的音樂教育博士孫德珍,正在新竹師院音樂系擔任系主任,她看到孩子在升學壓力下痛苦煎熬,決定毅然辭去教職,在新竹創辦一所讓孩子快樂上學的「雅歌實驗學校」。

  和傳統小學比起來,這是一所打破了僵化體制的學校,很多課程都是混齡教學,有時候教室就在野外和森林,有時候行動列車開到台大請教授來講課,雅歌學校強調多元智能,所有課程都融入音樂、藝術、和品格教育,18年來,孫德珍的堅持,真的教出很多不一樣的學生,有五分之一上了臺大,更分布在國內外不同領域,教育成果震驚臺灣,也在國際間受到肯定。2011年,奧地利邀請她分享臺灣的教改經驗,會場上相當罕見的青天白日飄揚,這是臺灣的驕傲,但18年來,雅歌學校面臨的困境和辛酸,卻沒有人伸出援手。

  原來過去18年來,雅歌學校因為不符合現行的教育法令,無法申請立案,屢次遭到駁回,沒有經費的補助,更沒有合法的校地,孫德珍曾經帶著孩子搬遷11次,甚至從新竹一路流浪到苗栗。2008年,孫德珍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第四期,當時醫生囑咐她好好休養,她卻把一百萬元保險給付費用,全用來支撐雅歌學校,甚至抵押房子貸款、負債上千萬,兩個月前,心力交瘁的孫校長再也撐不下去了,因為雅歌學校付不出薪水,8位老師無奈只得離開,但17個雅歌孩子,卻堅持要守在學校,因為他們想有始有終完成期末報告。

  這是雅歌學校孩子們最後的一場研究成果發表會,從主持、佈置會場、到操作投影片,沒有老師的指導,全都是17個孩子自己想的,孩子們的努力和認真,是想告訴孫校長,我們不會辜負你18年來的苦心,而看著孩子們的演出,台下的孫德珍,早已經淚流滿面。總是穿著最儉樸的黑西裝和黑皮鞋,再加上一付老花眼鏡,孩子們都暱稱孫德珍校長是「貓頭鷹媽媽」,在「雅歌學校」和孩子說再見,正式走入歷史的最後一天,也是孫德珍59歲的生日。和每個學生深深的擁抱,很多家長孩子已經紅了眼眶, 但孫德珍奉獻將近三十年,在教改路上辛苦播下的種子,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將會在不同的角落,繼續萌芽茁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