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5 23:00

失智症之謎

連昭慈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我們要來關心「失智症」,是衝擊全球最嚴重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已經突破3600萬人,而台灣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在102年也突破23萬人。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不過,國內的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一種錯誤折疊的「球狀蛋白聚合物TDP-43」,可能是直接造成「中年失智症」的關鍵因素之一,並進一步發現,TDP-43,會加速老年失智症,也就是阿茲海默症的惡化。

  家有失智症患者,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而這次中研院研究團隊當中,有一位副研究員陳韻如,過去她的阿嬤也是失智症患者,看著阿嬤飽受折磨20年,也成為她投入這次重大研究的動力之一。

  廣告中滿頭白髮的小男孩,與坐在對面的人相看卻不相識,一轉眼,被抱上了床,小男孩瞬間變成了老先生,這則失智症的廣告,相信您應該不陌生,劇情就是描述罹患失智症的長輩,就像是需要被人照顧的孩子,其實這就是全球三千多萬個家庭,正在面臨的真實處境,其中光是台灣,就有23萬個家庭,遭受失智症之苦。

  正在廚房和女兒閒話家常,滿頭白髮的,是今年88歲的曾奶奶,罹患失智症已經有九年的時間,但,說起自己的失智症狀,曾奶奶還可以頭頭是道。抱著媽媽,就像是自己寵愛的孩子,母女兩燦爛笑容的背後,隱藏著一般失智症家庭都有的沉痛壓力,說到照顧母親一路以來的辛酸和無助,曾奶奶的女兒張梅君,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同樣的無奈,也發生在今年82歲的李醫師,和他的妻子身上。您或許很難想像,現在行動不便,反應有些遲鈍的他,曾經是高雄相當著名的內科醫師,但五年前,他突然中風,接著被診斷出罹患了失智症,過去救人無數的李醫師,現在卻幫不了自己,簡單的問題也無法回答。

  現在照顧他的重擔,全落在妻子身上,或許有一天相伴50年的先生,也會忘了她是誰,但是,李太太更擔心的是,自己先走一步,誰能接下照顧的責任?

  「失智症」是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的症狀,所謂的「阿茲海默症」就是俗稱的「老年失智症」,至於「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則是俗稱的「中年失智症」,只是無論是哪一種型的失智症,目前全世界都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或是預防,不過中研院最新的研究,卻解開了失智症多年以來的謎團。

  鏡頭來到中研院的「基因體研究中心」,這間難得曝光的實驗室,就是這項重大發現的秘密基地,研究人員發現,人體中,錯置的「TDP-43球狀蛋白聚合物」,會產生有毒物質,進而導致失智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照片上就是TDP-43在顯微鏡下呈現的模樣,一顆一顆小圓球黏在一起,形狀和葡萄有些相似。

  研究團隊還有一項更了不起的貢獻,就是製作出能專一辨認TDP-43球狀聚合物的抗體,這就代表著,未來極有機會研發出早期診斷失智症的試劑,而這項發現也是全球醫療的重大突破。

  為了揭開失智症的神秘面紗,中研院的四人研究團隊,包括了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博士候選人方裕勝、成大臨床研究所副教授蔡坤哲,還有研究助理張育仁,他們日以繼夜,花了七年時間投入研究,然而他們的付出,換來的代價卻是值得的。

  促使團隊投入這項研究,除了因為失智症在全球日趨嚴重,卻讓人束手無策,對其中唯一的女生陳韻如來說,失智症更是她與家人的切身之痛,因為一手帶大她的阿嬤,就在她高中的時候,罹患了失智症,被病魔整整折磨了20年,才離開人世。

  74歲發病的阿嬤,就像變成了一個陌生人,陳韻如印象中,阿嬤還曾經走失過兩次,每一次都讓全家天翻地覆,走過這20年的艱辛過程,陳韻如深刻感受失智症家屬喘不過氣的壓力,但是卻也成為後來,她投入這項研究的動力。

  希望能夠拯救更多失智症家庭,成了陳韻如的志業,其實她背後還有一個偉大的力量,就是她的父親,素有「肝癌之父」稱號的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巧的是,陳定信會投入肝病研究,也是因為父親死於肝病,父女兩同樣經歷了至親罹病的痛苦,同樣將悲傷化作尋找疾病解方的能量。

  這項重大研究,還獲得國際肯定,被勘登在頂尖專業期刊「自然通訊」中,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氣信件,也紛紛湧入陳韻如的辦公室,只可惜目前台灣針對失智症並沒有專門編列預算,然而,在失智症日趨嚴重的今天,預估再過15年全球的失智症人口,將會增加到6570萬,幾乎是現在的兩倍,何況是人口越來越老的台灣,更是不能掉以輕心,因此這次中研院解開失智症關鍵密瑪的研究,不但是高齡化台灣的一大福音,未來受惠的,更有可能是全球多達上千萬的家庭。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