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假決策太難!? 吳德榮建議"多放"保障安全

颱風假決策太難!? 吳德榮建議"多放"保障安全 | 華視新聞

黃益源 報導  / 台北市

這次台灣受到雙颱夾擊,南高屏大淹水。高雄跟屏東上月30日晚上就宣布隔天停班停課,但是台南市長賴清德,卻在31日早上6點33分,才在臉書PO文宣布當天停班課,許多民眾因為已經出門,甚至到公司才發現放假,引發痛批。對於「颱風假該怎麼放」的議題,又開始受到外界關注。對此,氣象專家吳德榮建議「遇『模稜兩可』的狀況,選擇『多放』來避開致災的風險,相信也可得到各界的諒解」。

吳德榮今天(1日)在「洩天機教室」專欄發表一篇題為「颱風假怎麼放 觀念問題而已」文章指出,其實從各國的「路徑潛勢圖」或「各地被暴風圈侵襲機率圖」可以明確得知,預報是「不確定的」,這種期待並不符合科學。他認為「決策首長依據的是『有誤差的預報資料』,又怎麼可能做岀每次都正確的決策?」直言這是各界都該有的認知。他也建議首長,以「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為決策目標,若是遇「模稜兩可」的狀況,選擇「多放」來避開致災的風險,相信也可得到各界的諒解。(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

【颱風假怎麼放 觀念問題而已】

圖:氣象局1日2時「路徑潛勢圖」顯示,「諾盧」附近導引氣流弱且多變,故未來5天移速很慢,都在日本南方海面。
圖:氣象局1日2時「路徑潛勢圖」顯示,「諾盧」附近導引氣流弱且多變,故未來5天移速很慢,都在日本南方海面。

猶記去年「梅姬」之後曾三度撰文探討此「逢颱必吵」議題,其實問題的根源是在對「科技能力」的期待,已超過目前所能達到的。以為預報是確定的,會刮幾級風、會下多大雨,應該被準確預報出來。但從各國的「路徑潛勢圖」或「各地被暴風圈侵襲機率圖」則明確顯示,預報是「不確定的」,這種期待並不符合科學。 既然決策首長依據的是「有誤差的預報資料」,又怎麼可能做岀每次都正確的決策?這是各界都該有的認知。只要首長是以「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為決策之最終目標,遇「模稜兩可」的狀況,選擇「多放」來避開致災的風險,相信也可得到各界的諒解。

今(1)日「海棠」殘餘的水氣及西南風,迎風面西南部有明顯降雨,中部也有一些,午後各地也有一些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最新(31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未來一週(2至8日)台灣附近盛行西南風,清晨西南部因與「陸風」產生輻合,容易有局部短暫陣雨,但因低層水氣逐日減少,降雨也會逐日緩和;其他地區則因陽光加熱,午後大氣轉趨不穩定,有局部雷陣雨。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週二至週五(1至4日)各地最高氣溫約在33至35度左右,還不算高,週六至下週一(5至7日)全台最高溫又要升至36、37度以上,要特別注意防曬、小心中暑,也要留意用電吃緊的問題。

諾盧颱風(編號第5 號),目前已是強烈颱風,依據氣氣象局1日2時「路徑潛勢圖」(圖)及最新(31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諾盧」將於下週一、二前後侵襲日本的機率很高,有赴日的行程應注意其動態。「諾盧」從生成至今已超過12天,其未來很可能持續至20天以上,已是今年最長命的颱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