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韵筑 綜合報導 / 屏東縣
大腸癌,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叫做「沒症狀」!今(27日)屏東衛生局表示,一名50歲資深護理師,結婚後1年半懷孕,卻發現自己罹患了「大腸癌」,該名女子本身是資深護理人員,因此心裡總覺得「我自己知道有病沒病」,即使家族有多位大腸癌個案,仍沒有聯想到癌症的可能,近日終於參加大腸癌糞便篩檢,呈現「陽性」反應,切片結果為「結腸癌第三期」,目前她已接受手術、化療,病情趨漸穩定。
衛生局指出,大腸癌連續8年,高居10大癌症之首,發生人數更突破1萬5000人,國人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年間,年輕腸癌患者增加2倍、老年腸癌患者則增加3倍,病例有升高趨勢。
屏東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賴祺瑞提醒,大腸癌會有某些症狀,基本上要到第二期或第三期以上,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屏東縣政府衛生局代理局長李佳芳補充,報導常寫道如果有血便、排便習慣改變,或伴隨體重變化時,要警覺有無大腸癌,不過,上述變化,許多都跟腸胃功能性疾病類似,因此光靠症狀,難以預測有無大腸癌。
目前,國民健康署的《大腸直腸癌篩檢計畫》發現,有異常症狀後才就醫,診斷出來的大腸癌中,高達20%是第四期。衛生局提醒,等到症狀發生時,疾病往往已到某種程度,呼籲50歲以上民眾,目前國健署提供補助50到74歲國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項目,建議要定期做篩檢,才是早期診斷的關鍵。(圖片來源:翻攝網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