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偉樺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清潔愛車可不能只是洗車殼,國外有研究顯示,車內的細菌種類、數量是廁所的10倍,若自身免疫力較低,長久下來可能會引發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情況,嚴重還可能引發敗血症。
根據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報導,有調查隨機抽取1300部共享汽車和1200部私家車,結果發現,汽車方向盤平均每平方公分有800種細菌,相較抽水馬桶每平方公分僅80種,汽車方向盤細菌數竟是馬桶的10倍;而共享汽車也測出車內門把手、GPS螢幕、杯架等,上面的細菌種類每平方公分也高達500餘種,十分驚人。
常見的車內細菌
葡萄球菌:它可通過多種途徑侵入機體,導致皮膚或器官的多種感染,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症,甚至敗血症。
蠟樣芽孢桿菌:它與少數食物中毒有關,包括一些嚴重的噁心、嘔吐以及腹痛等。
大腸桿菌:正常情況下,大多數大腸桿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但在機體免疫力降低、腸道長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況下,大腸桿菌會起嚴重腹瀉和敗血症。
至於車內細菌數量會這麼多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車內溫度和濕度較高,是細菌最好繁殖的溫床,且不少人有在車裡吃東西、化妝的習慣,這些都是細菌孳生的原因,提醒民眾還是要找個時間做車內清潔。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