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樺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資深藝人賀一航3日病逝消息一出,震驚各界,而不少名人也飽受大腸癌之苦,像是綜藝天王豬哥亮及劇場鬼才李國修,也因為不敵大腸癌相繼病逝,那麼大腸癌該怎麼預防呢?腸胃科醫師劉輝雄提醒,如果放屁頻率突然增加,且味道較臭,就應提高警覺。國民健康署也呼籲,民眾可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及早發現、治療,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
檢視國內大腸癌罹癌人數已連續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105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每天約有41個人罹患大腸癌,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約5700多人。
大腸癌高風險族群:
1.年齡超過50歲:根據國家癌症登記數據顯示,每年近15,000多名大腸癌個案,50歲以上就佔了近9成。
2.有腸道病史:有腺瘤性瘜肉或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相對高。
3.有大腸癌家族病史:10%的大腸癌歸因於遺傳,包含家族性大腸直腸瘜肉、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等。
劉輝雄表示,放屁是體內腸道蠕動消化的自然反應,正常人的腸道常有100至200cc氣體存在,這些氣體有的會被腸胃道黏膜吸收,也有的會透過打嗝排出,剩下的就是「放屁」,健康的成年人平均一天放屁14次,但如果長期且持續不間斷的放屁,則是不正常的消化現象,應盡速就醫檢查。
國健署提醒,1/2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
大腸癌防治重點:
1、良好的飲食習慣,香腸、臘肉、培根等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與紅肉(豬、羊、牛),均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建議改以魚肉、瘦鷄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菜餚多放菜蔬,以汆燙取代高溫油炸、燒烤,身體無負擔。
2、規律運動-不運動、肥胖,也是致癌的高風險因子,平日就需要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並注意體重控制。
3、定期篩檢-政府補助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有家族病史,建議從40歲開始,接受大腸鏡檢查,積極對抗大腸癌。
4、篩檢為陽性,請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並定期追蹤。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