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新聞】吃雞胰臟癌風險增?美國研究過度解讀

【台語新聞】吃雞胰臟癌風險增?美國研究過度解讀 | 華視新聞

華視記者 房業涵 黃建熒 林志純 台北報導  / 台北市

非常重要的醫療澄清!最近多家媒體報導,引述美國學者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公克的雞肉,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會增加72%,這跟雞含有生長激素有關係,消息一出震驚民間,但是華視實事求是,實際找出了那篇關鍵論文,並且找來學者做進一步的判讀,發現這篇論文結果過度解讀,容易導致社會恐慌!那真正導致胰臟癌的成因是什麼?五大族群要特別注意!

新聞片段,「超過50公克的雞肉,約一碗的量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和吃紅肉比多72%。」新聞片段,「據美國最新醫學研究,只要每天吃下超過50公克的雞肉得到胰臟癌的機率會大幅增加72%。」

聽了毛骨悚然,多家媒體引用美國醫學研究指出,每天吃50克雞肉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增加72%,致癌風險比紅肉還高,研究者推斷和雞隻施打生長激素有關!華視新聞查證實際找到那篇研究論文,醫學教授逐字分析發現這一切過度解讀!爭議點,研究結果是否指出「吃雞肉胰臟癌風險增72%」?

台北醫學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邱弘毅,「這篇文章所做的研究裡面,他所增加的72%是基於有同(組)上有三個點(區間),他就是從0到5克,5到10,10到15以及20,以上這樣那前面幾個點都沒有達到顯著,看到趨勢增加72%不代表它的風險就是72%,科學就是科學,還是要比較有實證的基礎,叫做過度解讀。」

這是四組數據相比,而這四組數據均未有統計上的顯著性,整體上罹患風險仍然極低,民眾不必驚慌,找到研究結果也沒有指出食用雞肉的致癌風險與施打生長激素有關。若報導用錯誤的方式、理解科學研究,更可能造成大眾無謂恐慌!

爭議點,雞到底有沒有打生長激素?

台大獸醫系教授 周崇熙,「就像我們人現在也比以前平均身高高了,難道我們是因為打生長激素,不是,那是因為營養的改良所以呢,有一些雞呢,我們就是因為需要牠快速的提供足夠的蛋白質給人類食用,所以我們就把牠育種讓牠35天就能夠上市。」

過去學者和養雞協會就不斷澄清,台灣雞不可能打生長激素,成本過高也沒必要,容易罹患胰臟癌的關鍵不在於吃紅肉或白肉

台北醫學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邱弘毅,「還是跟牠的烹調有關,譬如說我們吃紅肉大部份吃牛排羊排都要煎都要炸牠,其實含有大量的油質,那有些時候它還有時候煎的過程裡面它會有一些焦掉,它常常其實會有部分少數的這種所謂的多環芳香烴在裡面叫PH,那這些都是大量一級的致癌物質。」

家族有胰臟癌病史、慢性胰臟炎患者,糖尿病、抽菸喝酒才是五大高風險族群,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稱號,因為難以發現、發現時難以治療,一旦發現五年存活率只剩5%,五大族群更要積極檢查,提高存活率關鍵在於能否及早發現。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