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新聞】紙容器類該怎麼丟? 「眉角」大公開

【台語新聞】紙容器類該怎麼丟? 「眉角」大公開 | 華視新聞

華視新聞 陳又寧 張肇元 台北 苗栗報導  / 台北市

每天早上一杯咖啡或奶茶是不少人的一天的開始,可是您有想過,這些紙杯該當成一般垃圾丟掉,還是必須回收呢?您心中應該有答案了,這是必須回收的,因為不管是紙杯或紙餐盒,這類的紙容器為了防水,添加了塑膠塗層,是不能當做一般垃圾直接焚燒的,但它也不可以丟在紙類回收!台灣人每年浪費88億個紙餐盒,該如何善用循環經濟,減少環境的破壞?

早上一杯咖啡提神醒腦,暖暖身,中午開會訂便當,也少不了紙餐盒,大家方便享用,還有訂鍋物也會附紙碗,但這些吃完要回收嗎?看一看辦公室垃圾區,竟然貼著小常識寫,紙杯便當盒都不算紙類,因為經過浸蠟處理,造成回收困難,應該全當一般垃圾,只好全部丟進垃圾桶裡。

只是這不也是紙做的嗎,為何不能回收?走一趟資源回收場才知道,一袋一袋回收物倒出來,裡面寶特瓶、醬油罐跟紙餐盒全部放一起,好幾個志工圍在一起進行分類。志工吳燕雪:「像這個連沖都沒有沖,很髒」,送來的回收物,有些吃完第一時間沒有沖洗,甚至連醬包也一起回收,空氣中瀰漫著酸臭味,志工們只好帶著口罩作業。

但其實就算分類好整車卡車載去,也根本賺不了錢,才會有人乾脆不處理直接燒掉,志工:「一車大概賺200多塊,光油錢就不夠。」

環保署基管處副執秘邱濟民:「紙容器PE燃燒過程當中會產生塑膠汙染」,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紙容器消耗了66億個,加上二成地下工廠的產量,全台恐怕用掉80億個紙容器,平均每人一個月消耗28個,雖然回收了將近33.9億個紙餐盒,回收率達65%,但剩下紙餐盒消失去哪了?很有可能被當成垃圾燒掉,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大批的紙容器打成磚,被載運到苗栗造橋得這間造紙廠,透過分離的技術,水力先打成散漿,製成紙漿再生,再透過浮力分選,浮在上面這一層白白的細絲,就是飲料杯上的塑膠薄膜,造紙廠廠長林滄賜:「我們現在可以處理,除了食品包裝容器之外,也還可以處理鋁箔包,我們現在一個月的處理容量,可以達到一萬5千多噸。」

一連串繁複的流程,讓紙容器分解成塑膠造粒,可在做成塑木地板。但其實業者在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需要克服,造紙廠經理連大鈞:「紙容器有複合材質、塑膠紙、鋁箔,還要先經過分離,分離後才能分選出才能個別進行再利用」,透過完整的回收再生,廢紙容器能製成再生紙或擦手紙,塑膠造粒可以變成塑木地板,廢水剩下的污泥經過氣化,還能製成空心磚,百分百回收再利用。

環保意識抬頭,看看每年丟棄超過2億個咖啡杯的愛爾蘭,針對拋棄式咖啡杯推出0.25歐,約新台幣8至9元的的拿鐵稅,希望能鼓勵民眾多用環保杯,而我國環保署也貼補業者清除處理費,一公斤7.25元,提高回收經濟誘因,望逐年減少環境危害。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