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新聞】口罩在台灣近百年 材質.任務大不同

華視新聞 劉漢生 王美雅 榮昊北 台南報導  / 台南市

武漢肺炎疫情,引發民眾搶買口罩,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搭配時事,在臉書粉絲頁分享,館藏台灣口罩的百年親密史,宣導防疫觀念以外,也讓民眾長知識,原來台灣人跟口罩已經相處近百年,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材質和任務,帶您一起走入台灣的口罩進化史。

日治時期的台灣,就開始有戴口罩的防疫觀念,這張新竹州衛生課的宣傳單,針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警示台南地區正在流行,大家要注意。到了二戰時期,口罩型直入式防毒面具,主要用於軍事救災防疫,1970年代機車開始普及,早期口罩廣告中,強調噴農藥要戴口罩,還有騎機車也要。

1980年代這種紗布口罩,大家不陌生,這是在後來各種花俏口罩出現前,最常見的,1982年李師科戴口罩搶銀行,1988年被翻拍成電影,從這事件後「進入銀行前請脫口罩」成了常見標語,2003年SARS的重大威脅,N95醫療級口罩出現了,2014年318公民社會運動,在醫療用口罩上面,釘上一個大大的「憤」字卡,台灣人跟口罩相處近百年,國立台灣史博館利用臉書粉絲專頁,宣導防疫也讓大家長知識。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