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妤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人類在2019年首次見到黑洞真實面目,令全世界為之振奮,而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國際合作計畫,今(25)日再公布M87星系中心最新的偏振光影像。中研院指出,「偏振 」像是磁場留下的指紋,可進一步解析首張黑洞影像周圍的磁場結構。
M87偏振光影像曝!繼首張黑洞影像後再一里程碑
中研院表示,M87星系距地球有5千5百萬光年之遙,由其核心所噴出的黑洞噴流,不僅延伸長達5千光年,也是該星系最神秘、最活躍的特徵之一。目前已知此噴流與黑洞周圍的強力磁場有關,物質如何掉入黑洞以及黑洞噴流的產生是當前天文物理學界最感興趣的課題之一,普遍認為黑洞周圍的磁場在以上過程中都佔有重要角色。
繼2019年4月發表人類史上首張黑洞影像後,本次成果為另一重要里程碑,為鄰近黑洞外部的磁場結構提供最新資訊,天文學家可藉此繪製出黑洞周圍磁力線分布。EHT偏振工作小組召集人、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Iván Martí-Vidal研究員解釋,過去要呈現出一張偏振化圖像需耗費許多年,取得和分析這些資料的技術都相當複雜;而藉由偏振光帶來的資訊,能使大家更了解首張黑洞影像背後的物理意義。
科學家振奮:M87偏振光影像提供關鍵證據
EHT科學理事、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表示,「中研院天文所團隊為了了解黑洞噴流的形成,致力於觀測黑洞周圍的磁場已經長達十年以上。而本次EHT的觀測讓我們願望成真了」。美國普林斯頓理論科學中心的Andrew Chael博士也表示,最新發表的偏振影像,對於了解黑洞附近的磁場如何使黑洞吞噬周圍物質,並噴出明亮的高能噴流之過程,提供關鍵證據。
擔任EHT理論模型工作小組協調人之一,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卜宏毅則認為,「台灣的EHT團隊長期研究物質如何吸積到黑洞和黑洞噴流形成過程,這張黑洞的偏振影像除了透露出M87黑洞周圍的物質與輻射特性,也與前年公布的黑洞照片所推測的若干黑洞特徵相符合」。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