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阻斷感染途徑 專家:個案分析揪原因

雷雅 羅大偉 報導  / 台北市

台灣從5月19日宣布全國升上三級警戒後,疫情始終沒有下降的趨勢,行政院今天再度拍板,將三級延長到6月28日,感染科醫師認為,不能只有延長警戒和加強公衛政策,應該要做案例危險因素的分析,找到傳染途徑沒有被阻斷的原因,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1.05.19)說:「我們要提升全國到三級警戒。」首次升級全台警戒不到一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1.05.25)說:「我們要把全國的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但疫情似乎不受控連著兩次的三級警戒嚴長,6月7日一早行政院再度拍板定案,三級警戒再延長一路要到6月28日,只是一路往後延也不是辦法,四級警戒或是封城對經濟傷害又太大。

專家認為眼下應該要找到能夠突破重圍的盲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李秉穎說:「最好能夠做一下說,我們確診案裡的危險因素分析,確實的知道有哪些傳染途徑,可能是一開始還沒有被阻斷的,那移工的住宿是不是還可以,做更加強的一個改善等等。」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王明鉅說:「與其等到發生了問題,再來停工再來停班,還不如預先先做定期的快篩,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讓大家,自己做自己的有簡單的方便的,而不是每次都由醫療人員,來幫你做篩檢。」

有群聚風險的公司都要定期大規模快篩,但台灣醫療量能不夠,希望鬆綁能企業自行快篩,定期建議7-10天篩一次,但解決的根本之道還是疫苗,感染科醫師認為這一波的延長,能為台灣爭取打疫苗的時間,只是延到六月底恐怕還不夠,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嚴格的執行三級把它延長至少到月底,我覺得可能要到七月中都不一定,我們就是要買時間,來等疫苗接種率提高,只要能夠提升到越接近60%,我們的機會就越好。」在台灣還沒有群體免疫前,政府應該更積極的防堵、加上民眾的配合才能有效緩解疫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