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R簽署釀台疫情死亡率高? 醫界看法兩極

陳堯棋 李其庭 報導  / 台北市

國內染疫死亡人數已突破8千人,有專家分析高致死率的原因,除了高齡者染疫後多為重症,治療難度增加知外,認為簽署「拒絕心肺復甦術DNR」的占比偏高,也是造成高致死率的原因之一。對此,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認為,簽署DNR是「不可控因素」,只有在患者病程末期的時候才會簽署,不代表簽了就要放棄治療,只是放棄部分急救措施,不能將致死率跟DNR畫上等號,另外他也認為,要減少致死率,必須要從及早篩檢、跟改善投藥速度等可控因素來檢討。

Omicron疫情爆發至今,今年國內染疫死亡人數已突破8千人,有專家認為高致死率,除了高齡染疫者多為重症增加治療難度之外,統計今年5月6日到7月30日的染疫死者中36.4%個案有簽署「拒絕心肺復甦術」DNR,比去年死亡個案簽署的占比,整整高出一倍,北市聯醫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說:「死亡率高歸因於DNR是個非常不對的想法,放棄急救治療是指在病情不可逆的時候,不要讓你這麼辛苦。」

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說:「新冠肺炎到死前會走呼吸衰竭的路徑比較多,(染疫死者)3成6是DNR的時候,但是這個是比較不可控的因素,當初因為都是他們的子女,他們親人做下這個關鍵的決定,可能會對他們來講對他們的心理是個傷害。」部分醫師認為新冠患者,只有在病程末期才會簽署DNR,強調簽了不代表就是放棄治療,而只是放棄部分急救措施,不能將致死率跟DNR畫上等號。

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說:「簽DNR之後都是他已經要插管的當下,要插管當下的時候,就是表示他已經呼吸衰竭血氧低了,那我們就會開始跟家屬討論。」醫師建議國內要降低致死率,可以從長照機構住民篩檢,改善投藥速度等面向探討,同時也要提高長者疫苗覆蓋率,以減少重症死亡風險。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