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惠 方起年 報導 / 台北市
美食人人都愛,但是兩岸關於美食的用詞好像差很多?日前一名中國女學生來台交換生,到小吃攤用餐,看到菜單寫「意麵」,根據多年習慣,下意識以為是「義大利麵」簡稱,端上桌才大吃一驚,發文分享自己不知道在台灣,意麵不是義大利麵,掀起網友熱烈討論。
網路影片說:「說到番茄醬意麵,我想大部分人腦海中都會浮面這種畫面。」意麵小吃業者VS.記者說:「意麵本人長什麼樣子,讓大家見識一下,大家只會吃。」扁扁細細軟軟的白麵,才是意麵的打開方式嗎?
但是有人的太陽打不同邊出來喔,有中國學生在台灣餐廳點餐,菜單上有意麵二話不說畫下去,一上桌怎麼是一大坨麵,不是義大利麵呢,意麵不是義大利麵的縮寫嗎?意麵小吃業者說:「台灣嘛台灣美食只有台灣人比較了解,(我們自己台灣人就有人不曉得意麵嗎)對啊,有沒有遇到(台灣)客人不知道意麵是什麼麵,有超多的超多的。」
最早的意麵是打哪來的呢?小劇場伊麵,有這麼一說,清朝有個官人姓伊,府上的家廚做了麵條端出來不小心打翻了,趕緊拿去炸官人一吃驚為天人,管叫它伊麵流傳百年歪樓成意麵,就是現在鍋燒意麵的這種麵,小劇場噫麵,還有人說意麵老家是台南鹽水,因為意麵得用高筋麵粉,揉起來挺費力的,所以師傅一邊壓一邊喊噫,成了噫麵,意麵的祖籍是哪裡已經不可考,考試可能也不會考,但是能確定的是意麵絕對不是義大利麵,在台灣這答案肯定一面倒。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