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名慧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擴大,衛福部長薛瑞元今(28)日表示,患者與食物內生性的毒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簡稱BA)」引起的症狀較為相似。而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就點出「米酵菌酸出現中毒事件」的4因素,包含唐菖蒲伯克氏菌污染、較高的儲存溫度、含大豆油的濕米粉以及澱粉比例。
薛瑞元今指出,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分為三大類,第一是由微生物引起,也是一般常見如諾羅病毒等食物中毒;第二類是「內生性毒素」,也是就從食材內引發的毒素;第三類則是外部加入的毒素。專家討論後,偏向並非是第一類微生物類型,朝後兩者進行討論,如果是內生性的毒素,患者與「米酵菌酸」引起的症狀比較類似。
陳志金在臉書說明,米酵菌酸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雖然致病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但是因為快炒把細菌殺死了,而毒素耐高溫,沒有被破壞,因此醫院可能就沒辦法培養出細菌,要靠驗毒素來證實。十幾名個案的共同點是有吃粿條、河粉,而國外已有多起米酵菌酸中毒報導和粿條、河粉製作有關。
至於民眾已經吃這麼久河粉,現在才聽說這「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陳志金指出,是否會出現中毒事件,有四個因素。第一為「細菌」,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簡稱BG)是比較罕見的細菌,在印尼、非洲、中國等國比較常見,是不是因為食物進口,在台灣才增加、出現再污染到食物,BA濃度與BG污染呈正相關(r = 0.707,P < 0.05)
第二是「溫度」,陳志金說明,適合BG生長的溫度,是介於攝氏22到33度、酸鹼值中性的環境。低溫(4 °C 和 -18 °C)會抑制了BG的生長和 BA的產生,而較高的儲存溫度(26 °C和 32 °C)促進了BG的增殖,並增加了BA的產生。
第三為「大豆油」,含4%大豆油的濕米粉的BA濃度,比不含大豆油的高5.74倍;第四為「澱粉比例」,米粉、濕米粉的BA濃度,是100%玉米澱粉樣品的2.92倍。
而如何降低米酵菌酸中毒風險?陳志金表示,文獻建議,減少食用油的使用,增加食用澱粉的用量,可以降低濕米粉和粉絲在生產中,出現「米酵菌酸」的中毒風險。此外,研究中發現污染比率不是很高,在482件檢體中,有受污染的檢體僅占0.62%。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