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雀消失中! 林務局緊急展開保育行動

山麻雀消失中! 林務局緊急展開保育行動 | 華視新聞
山麻雀公鳥(嘉義林管處提供)

李蘇竣 綜合報導  / 嘉義縣

山麻雀是過去山村常見鳥類,但近年來分布範圍及族群數量卻大幅減少,目前估計全台不超過一千隻,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隨時都可能在台灣消失。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啟動山麻雀保育行動,在梅山地區懸掛巢箱、設立餌站、種植食草、社區宣導等方式,結合當地社區、小學積極推動山麻雀保育工作,希望能讓山麻雀安心棲息在阿里山區。

山麻雀母鳥(嘉義林管處提供)
山麻雀母鳥(嘉義林管處提供)

剩不到千隻 不能讓山麻雀在台灣消失

嘉義林區管理處說明,山麻雀即是出現在山區的麻雀,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山麻雀的大小及顏色大致和麻雀非常近似,主要於淺山區域出現,多在山村聚落及周遭農墾地、草生地活動;食性也和麻雀相似,以植物種子、榖類和昆蟲為主食。近年政府單位、學術單位以及保育團體所進行的各項調查顯示,過去20年間山麻雀分布範圍大幅縮減,估計全台灣總數很可能已少於1000隻,族群數量相當少。

目前資料顯示,嘉義縣的大埔鄉、番路鄉和梅山鄉是山麻雀僅存少數的繁殖區,因此對大阿里山區山麻雀棲地的保護及營造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設置人工巢箱(嘉義林管處提供)
設置人工巢箱(嘉義林管處提供)

政府「包餐包住」 有效刺激鳥口增加

嘉義林區管理處表示,冬季山麻雀食物較少,繁殖前若有充足的食物,才能增加山麻雀的繁殖能量,是保育山麻雀的重要課題。林管處發現,山村農民慣行利用攪拌粗糠改良土壤,意外也成為山麻雀覓食的最佳場所,因此仿照設置了3處餌站,以播撒脫殼小米混和粗糠作為餌料,提供山麻雀食物。另外也在社區種植小米,預計在秋冬食物匱乏時,做為山麻雀覓食的地方。

自然環境下山麻雀是以樹洞為巢穴繁殖,但樹洞數量有限,而山麻雀體型小競爭力差,有專家評估樹洞不足是山麻雀減少的原因之一,因此設置供山麻雀繁殖的人工巢箱也是今年工作重點。去年度觀測,透過巢箱保護,至少79隻幼鳥成功離巢。今年度又設置有149個巢箱,目前有20對山麻雀利用繁殖,並有15隻幼鳥成功離巢,其他還有更多數量在巢中孵蛋、育雛。因此評估今年山麻雀鳥口增加數量應可勝過去年。

山麻雀在餌站覓食,模樣超級可愛(嘉義林管處提供)
山麻雀在餌站覓食,模樣超級可愛(嘉義林管處提供)

結合社區發展 山麻雀成山村超萌吉祥物

山麻雀的棲地與人類活動密不可分,社區的認同與支持是成功關鍵。嘉義林區管理處強調,保育工作執行期間,社區民眾給了許多幫助,如主動提供餌站用地,在種植小米時,社區民眾提供種植經驗,甚至協助田間除草、澆水。去年度瑞峰村社區發展協會和瑞峰國小以當地生產茶葉製作的伴手禮盒,將其命名為「雀躍雀閱」,將山麻雀作為社區伴手禮的象徵。而瑞峰國小也將山麻雀作為該校吉祥物。這都說明了社區民眾愛惜山麻雀,推動保育的熱情。

山麻雀的存續和傳統山村農業操作行為及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因此嘉義林區管理處執行山麻雀保育行動策略,希望結合山村的生活及生產活動,透過生態友善行動執行山麻雀保育工作。今年度於梅山鄉瑞峰、碧湖及龍眼3個社區執行保育工作,結合社區、小學,共同推動山麻雀保育,希望藉此,讓山麻雀能重新回到山村,讓山村生態拼圖尋回失落的一角。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