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畜牧業排廢?居民髒水討生活

于 凡 採訪/撰稿 施幼偉 張益鈞 攝影/剪輯  / 花蓮縣

花蓮秀姑巒溪的峽谷激流,是世界級的景觀,每年都吸引20多萬名遊客到此親水泛舟。但您知道嗎?秀姑巒溪的水質,近年來頻頻亮起紅燈。環保署監測發現,2019到2020年,秀姑巒溪分別為中度和輕度汙染。大腸桿菌數量也偏高。不少泛舟業的救生員和下游漁民都反映,下水後如果沒有立即清洗,就會皮膚發癢,甚至傷口潰爛。在地居民和環保團體質疑,是沿岸的畜牧業偷偷排放廢水,才導致水質汙染。而華視新聞團隊追查,秀姑巒溪沿岸確實有許多畜牧業的養殖場,但養殖場排出的廢水是造成汙染的單一因素嗎?美麗的秀姑巒溪正面臨著哪些危機?帶您來探討。

遊客跟著救生員指令拉著橡皮艇下水,開啟刺激驚險的泛舟之旅!水流湍急,漩渦、險灘不斷,隨時有翻船落水的可能,另類的刺激體驗,以及沿途壯麗景觀,是秀姑巒溪泛舟魅力所在,為夏日時光增添不少激情,根據統計,每年平均20萬人報名秀姑巒溪泛舟活動,秀姑巒溪泛舟,由瑞穗大橋到長虹橋出海口,航程大約5到6小時,遊客們津津樂道,回憶無窮,但長時間泡水的救生員,卻是苦不堪言。

秀姑巒溪泛舟救生員說:「上來的時候,用清水乾淨的水沖,對啊,要保持乾燥,水那麼髒」。

皮膚發癢、傷痕累累,幾乎無一倖免,抬腳檢視傷口狀況,腳掌明顯潰爛,就醫後,確診為細菌感染引發的皮膚病。

秀姑巒溪泛舟救生員劉先生說:「痛到腫起來,它還流湯(流膿),然後晚上睡覺,我們這裡都要隔衛生紙,要不然腳掌黏起來會打不開,要再沖水,會黏在一起,對啊,這樣會變鴨掌耶」。不只是救生員,秀姑巒溪沿岸的漁民,也在髒水討生活!

花蓮縣豐濱靜浦村,坐落秀姑巒溪出海口,51歲的林娘在當地經營民宿,閒暇之餘,划著竹筏下水挖蛤蠣,貼補家用,但她最近明顯感受,溪流水質發生變化。花蓮縣豐濱靜浦村民林娘說:「最近我們常常在挖蛤蠣,皮膚上岸的時候,會紅腫然後會癢,那你要趕快怎麼辦,用水清洗對,上去清洗擦點藥,水質可能有比以前差很多,就是有點怎麼講,水濁啦,顏色暗沉這樣」。

秀姑巒溪水系全長104公里,是台灣東部第一大河川,沿岸經過瑞穗、玉里等鄉鎮,是形成花東縱谷沖積扇的主要河流,但如今,這條花蓮的母親河,黯淡無光,增添哀愁,當地人試圖找出原因。

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說:「帶點綠色的,我們就會注意,我們就會跟上面報,這個水質有問題,那今天這個狀況,狀況很好,狀態還好,平常這個水如果你聞起來,有種好像餿餿的味道,那個就是有問題」。

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十年前發現溪流水質不如以往,2020年,他更拍下瑞穗大橋附近河溝,排放黑水的異常現象。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說:「我在河溝裡面,小河溝裡面,看排出來的水是黑黑的,而且味道很重,我們只可以用比較傳統的方式,看看水質有沒有變,顏色有沒有變,旁邊的魚蝦有沒有死,這是最重要觀察點,養鴨場跟屠宰場,可能是因為沒有做好這個,水質的監控,或者是汙水處理,而造成的是極有可能啦」。

邱弘光質疑,救生員、漁民的皮膚病,汙染源來自畜牧業,為了深入瞭解秀姑巒溪水質變化,採訪團隊跟著他,一路追查!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說:「這帶都是養鴨,就是屬於禽類的集中區,像這個水,你一下來會有聞到一股臭味」。

河溝的水,不只混濁,還帶有刺鼻味,路邊更有多條死魚,蒼蠅圍繞,這是花連玉里三民養鴨場,距離秀姑巒溪不到一公里,從高空視角往下望,密集的白點都是肉鴨,十分壯觀,總共13個養鴨場,7萬隻,多採開放式飼養。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說:「(鴨)菌,我們一般閩南語講的那個菌,它會咬人家腳中間縫,會咬一塊塊,好像洞這樣,那個會很癢」。

我們再前往瑞穗與秀姑巒溪相伴的觀光牧場,十公頃土地,飼養三百多頭乳牛,雖然建置廢水處理設施和擋土牆,但看到牆外溝槽的黑水,邱弘光滿臉憂心。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說:「像這個廢棄物,堆在這邊廢棄物,堆在這邊,難免會有一些不好的東西跑出來,像這邊都是黑的,大雨還是會跑出來」,揭開秀姑巒溪汙染真實狀況,環保署的監測資料顯示,2019年8月到12月河川汙染指數為3.3,屬於中度汙染,但2020年1月到7月汙染指數多在3.0以下,為輕度汙染,但大腸桿菌則有偏高的情形。

花蓮縣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饒瑞玲說:「每個月監測質裡面可以顯示到,如果幾乎都是在輕度,或未遭受汙染,那有幾個月份是比較屬於中度汙染的部分」。

記者于凡說:「環保署在秀姑巒溪設置三個監測站,分別在玉里大橋,瑞穗大橋和太平溪橋,但當地居民認為這樣的監測方式,沒有辦法如實反應汙染的狀況」。

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說:「擺的監測點對不對,如果擺在上游沒有汙染源,你怎麼監測得到,我既然有點違法,我不可能大白天來排放,我會利用颱風豪大雨,或者是晚上,我才會來排放這些東西,但是經過這個河沖,早上已經到海口」。

花東縱谷環境大聯盟成員顏嘉成說:「經過這一次畜牧業的事情,我們也瞭解到說,確實花蓮人可能在過去的產業的發展裡頭,沒有一個具體的想像這樣子,那大家可能過度於,沉迷在觀光的這個想像裡頭」。

環團和居民揭露秀姑巒溪遭到汙染,直指元兇是畜牧業,我們實際前往,沿岸被點名的兩家業者,並說明來意,他們拿出廢水檢驗證明自清。養鴨屠宰場經理林志彥說:「所有都是依照環保局標準下去做,我們公司自己也不定期,每一季都要做檢測,然後跟環保局申報,像我們的鄰居或者一些相關的,像跟我們相關的契約鴨農,我們也都會要求他們依照環保局相關規定」。

牧場負責人范先生說:「我會比較認為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確實有不符合,法規標準的事實的話,就是我們就列為環保局會來糾正,他會去處理,那我覺得我不認為說,這都怪罪於我們是合理的」。

畜牧業喊冤,但秀姑巒溪的確遭受汙染,汙染源從何而來?大腸桿菌為何偏高?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蘇銘千,多年來在花蓮監測環境水質,她為我們解答疑惑!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蘇銘千說:「生活汙水,然後再來就是畜牧業,還有再來就是,微量的一些食品加工這些,再來就是我們的農業廢水,因為其實我們在耕種的時候,我們會添加的很多營養鹽肥料,講汙染這件事情,真的就是沒有辦法,一刀兩斷的說是或不是,誰是兇手」。

蘇銘千認為,花連中部、南部鄉鎮,沒有設置汙水下水道,生活廢水直接排入秀姑巒溪,以及連續兩年沒有颱風,降低河川的淨化能力,這都是原因之一,而想恢復花蓮母親河往日風華,她提出解方。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蘇銘千說:「生活汙水要趕快落實,可以做到就是生活汙水的處理,而且還要再加上,回收再利用」。

秀姑巒溪泛舟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弘光說:「只要你有做這個畜牧業,還是養殖業的,我是希望說都能夠依照環保標章,做到環保的標準,像汙水處理池,讓秀姑巒溪的水永遠清淨」。

花蓮縣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饒瑞玲說:「希望朝向智慧科技的監控方式,來在前頭預先掌握,如果汙染源的熱區在哪裡,我們可以盡速針對汙染源,做一個稽查管制」。

從生機蓬勃,到逐漸衰竭,秀姑巒溪的生命力正在流失。想要找回她失去的容顏,必須眾志成城,即時改正錯誤,才能讓這條東部第一大河持續奔流,她的未來,承載著深切期許,也潛藏著環境危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