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飲食認識緬甸 探索中和華新街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1960年代緬甸實施的國有化政策,壓縮當地華人的生存空間,加上當地多起排華事件,導致不少緬甸華僑移民到台灣。當時中和南勢角一帶生活機能便利、工作機會多,所以很多緬華移民選擇住在這裡,成為緬華在台最大的聚落,尤其是被稱為緬甸街的華新街,更是緬文招牌林立,到處可見緬甸餐館。華視新聞團隊訪問到華新街在地人楊萬利,她在10歲那年從緬甸來到台灣,從小就覺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萬利甚至曾刻意隱藏自己的身分,這段成長經歷也讓她不斷思考,我是誰?如今萬利已在台灣生活20幾個年頭,她已跟當年不一樣,甚至還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推出地方誌和繪本,讓更多人認識華新街。現在就跟著我們的腳步,從華新街的緬甸小吃開始。

緬甸華僑楊萬利:「手工的食品它其實很麻煩,就是它沒有辦法當天,就是立刻做立刻賣。」老闆娘熟練地折著春捲皮,把炒熟的馬鈴薯、洋蔥等餡料包進去,油炸金山角這種在印度和緬甸常見的小吃,隱身在台灣傳統市場中,再往前走還有一間柑仔店,招牌上用中文和緬甸文標示小吃的價錢,袋裝沖泡飲品掛得整整齊齊,攤子上擺滿咖哩辣椒等辛香料,小小的攤位充滿濃濃的異國風情。

緬甸華僑楊萬利:「如果說你要煮一道緬甸咖哩的話,像是像這種咖哩粉。」在地人楊萬利流利地解說柑仔店,五花八門的商品,這些都是他們最熟悉的家鄉味。緬甸華僑楊萬利:「不管是小時候還是我們現在,為了想要回味小時候的那個零食,然後我們都會吃這一種,這種是羅旺子砂糖羅旺子,對很像蜜餞。」

1960年代緬甸發生排華事件,迫使大量緬甸華僑移民台灣,由於中和南勢角一帶地價物價便宜,工廠工作機會多,緬甸華僑逐漸在南勢角形成聚落,從南勢角捷運站步行約10分鐘後,處處可看到緬文招牌,騎樓底下的男人們喝著熱奶茶,天南地北聊個不停,就知道緬甸街華新街已經到了。

緬甸華僑楊萬利:「這一杯緬甸奶茶,它小小的一杯奶茶,我覺得它蠻可以代表緬甸的一些,不管是歷史上生活上,都可以代表一些緬甸,當成是一個外交工具,它是以前英國殖民緬甸的時候,留下來的一些生活習慣。」大茶壺裡滾著熱騰騰的紅茶,不管天氣多熱,緬甸人只喝熱茶。店員忙著揉圓滾滾的麵糰,好做成配茶的煎餅,甜的、鹹的任君挑選。緬甸人不僅喝茶也吃茶,高麗菜切絲加入番茄、花生、蝦米等配料,拌入醃漬茶葉,拌勻後用蒜頭、辣椒點綴,就是一道緬甸家常料理涼拌茶葉。

來到華新街別忘了品嚐另一道,無所不在的緬甸國民美食。緬甸華僑楊萬利:「它的這裡很特別的那個食材,就是這一個,這個是一個芭蕉樹的樹芯。」臉上擦著緬甸傳統防曬品特納卡,同樣來自緬甸的阿葳,忙著煮拿手的魚湯麵,在緬甸不管是路邊攤、小吃店或高級餐廳,都會賣這道魚湯麵。

緬甸華僑楊萬利:「魚肉已經煮到融化在湯裡面了,這個其實是一個芭蕉樹的嫩莖,就是芭蕉樹的樹芯,然後它的裡面本身是沒有味道的,那這個炸豆餅,就是我們剛剛在菜市場看到的那一個炸物,它有點像是那種麻辣鍋,然後你加油條的概念。」魚湯麵是緬甸南部的代表菜,但因為移民背景多元,華新街上也可以吃到緬北的菜餚,萬利的爸媽就是來自緬北的雲南人。

緬甸華僑楊萬利:「我10歲的時候來到台灣,那我覺得每一個人,就是不管他幾歲來到台灣,他都有一個,他都有一些自己需要面臨的課題。」萬利一家跟華新街的華僑一樣,都是為了逃離。當年動盪不安的緬甸,對年長一輩來說,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台灣,是個不能回頭的抉擇,然而對萬利來說,在緬甸的童年是愉快的回憶,來台後她常覺得,自己跟其他人就是不一樣。

緬甸華僑楊萬利:「隱藏自己就是從緬甸來的這個身分或經驗,然後一直在台灣想要努力的融入台灣的社會,或是當一個台灣人,那後來自己在找到一些文化上的自信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感覺很棒,然後也讓我覺得,我終於可以做回我真正的那個我自己。」在尋找「我是誰」的旅程中,萬利也邂逅志同道合的夥伴,他們一起創辦團隊出版刊物,今年更推出第一本以華新街為主題的繪本。

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共同負責人姚羽亭:「我們自己出的地方誌叫緬甸街,這期的話我們就是介紹魚湯麵,那裡頭就是我們從魚湯麵出發,去介紹這條街緬甸南部料理的特色。」華夏科大圖書館組長陳麗娜:「我一直在回憶妳的導覽。」愛說話、愛吃、愛笑的萬利,同時也是團隊的導覽擔當,從一碗魚湯麵、一杯熱奶茶開始,帶領好奇的心探索華新街的南洋味,以及這些好味道背後承載的濃厚鄉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