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椿榮 陳君毅 張政慧 林志純 報導 / 台東縣
被列為國際保育的硨磲貝,行政院海洋委員會預告修正「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台灣地區7種硨磲貝,列為珍貴稀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台東縣政府和海洋委員會合作,在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放流了硨磲貝,經過一年的保育,目前存活率高達9成。另外在宜蘭南溪出海口有釣客開車闖入小燕鷗保護區釣魚,破壞了小燕鷗的巢穴和鳥蛋。
來到東海岸富山護漁區,志工不時巡邏確保沒人覬覦週邊的海洋生物,在礁岩區,退潮時就能看到附著在礁石上生長的硨磲貝,都有大約15至30公分大,乾淨的海水環境,加上志工努力巡邏防止被偷捕,硨磲貝族群復育工作收到很好的成效。最近進行的生態調查,發現存活率達到9成。
台東農業處漁業科長陳文泰說:「那我們的復育率在前2年,其實都有達到8、9成,到目前來講保育區裡面最大的硨磲貝,32公分到33公分左右。」硨磲貝是海中最大型的雙殼貝類,最大可長成直徑100公分以上,俗稱五爪貝,也有海中玫瑰的稱號,被華盛頓公約列入保育物種。
海洋委員會預告修正「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台灣地區7種硨磲貝,列為珍貴稀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要花心力保育的除了硨磲貝還有小燕鷗,在宜蘭南澳南溪出海口,正是他們的繁殖區,小燕鷗被列為國際二級保育鳥類,但卻有開著車直接闖入,輾破正在孵化中的鳥蛋及鳥巢,志工上前勸離,釣客還堅持不離開。
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育暨復育協會理事長葉武訓說:「那有一些在它們附近的不見了,是怎麼不見的我們也不知道啦。」每年4到8月,正是小燕鷗的繁殖的季,縣府和保育協會特地樹立警示牌也拉起黃線,呼籲民眾別再誤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