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御曄 蕭凱堯 報導 / 台北市
高鐵,是縮短台灣南北城鄉差距的最佳交通工具,民眾南來北往少不了它,但如今卻傳出快要「破產」的消息,甚至前交通部長葉匡時還說,高鐵連耶穌都難救!這不禁讓許多民眾疑惑:「究竟高鐵出了甚麼問題?」而「以後還有高鐵可以搭嗎?」 其實台灣高鐵自從通車營運八年來,財務問題一直是年年虧損的主要原因,就算搭高鐵人潮再多,卻仍舊賺不了錢,也因此資本額一千零五十億元的高鐵,累積虧損竟然高達522億元。
這個當初號稱全世界最高價的政府民間BOT案,最後的下場極可能走向破產,並且由政府接管,變成拿納稅人的錢來收爛攤子!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來看我們的追蹤報導。
多數民眾,聽到高鐵將破產政府要接管,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好險好險,沒停駛就好。但高鐵倒閉卻非你我想的這麼簡單,影響層面之廣,每個台灣人民可能都要因此,掏出你的納稅錢每個人得負擔將近三萬!
全台灣獨門生意,卻做到連前交通部長下了這樣的評語,積重難返,其實病根從1998年開始興建前就已經埋下。
BOT原意,應該是政府分文不出,民間投資者應該要把錢準備好,1998年5月11日高鐵公司成立後,高鐵的五大原始股東承攬了5000億元高鐵興建工程案,但真的出資高鐵的資本額,卻只有四、五百億元,自有出資比率偏低,到2009年高鐵整體舉債已經高達3954億元。債台高築,讓高鐵負債比例超過93%。
加上原定6年要完工的高鐵,因為系統規格前置作業拖長,動工晚,預定通車日期也順延,這一來又多虧了668億元!這都還沒算上因為把列車從歐系換日系的賠償金21億。
況且高鐵每天一開門,光人事、營運、利息,一天就要燒掉1﹒1億元,賺的錢卻有七成拿來還利息。學者說,就像是卡債族,利滾利賺再多,根本不夠還!欠了一屁股債,高鐵先天體質已經輸人一截,路線設計,更重重絆了高鐵營運一大跤。
從新竹、嘉義、台中,甚至是台南,高鐵沿線車站多數設置在像這樣荒煙蔓草的新開發地區。原本希望透過高鐵站來了,能讓附近也跟著發展,但開通至今已經八個年頭了,多數高鐵車站附近卻還是冷冷清清,開發案也是風聲大雨點小,原本財務就已經吃緊的高鐵,去年初甚至喊出要拿八億,在新竹高鐵站旁邊開發影城,最後卻還是無疾而終,沒開發交通不便,運量不如預先規劃,也間接拖垮了高鐵的財務收入。
高鐵當初預估收入來源95%要來自載運收入,5%來自周遭的站區開發,初期樂觀預估,兩份數據,一份顯示每天搭載人數會有23萬人,另一份則估的低一些18萬。但2007年真的上路,卻只有4﹒3萬人,2009年開通後兩年,交出的成績單是8﹒5萬人,甚至到了2014年,每天搭乘的人數只有13萬人,這和政府當初預估的差距至少了三分之一!
實際走一遭,離峰時間搭乘高鐵滿座率大概只有二分之一,不如外界想像的班班大爆滿。營收這條大動脈跳不動,高鐵病徵早就浮現,但無論藍綠執政,卻都選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0出資的BOT案,不斷靠公營企業出資搶救,至今公營企業持有的高鐵公司股份比例已經高達35%,早就遠遠超過BOT項目中公營企業不得超過20%的規定,這也造成私營企業卻拿國庫當靠山,監察委員也曾經展開調查。
2009高鐵持股洗牌,幾乎已經變成政府主導,公股推派的歐晉德上任,推出債務重整。到了2011年頭一遭轉虧為盈。但過往的沉重包袱,很難扭轉,高鐵財務爛瘡,在股東怒火下,徹底被掀開!
儘管有賺,但高鐵長期拖欠股息,讓部分股東失去信心,起訴要求還息退股。2014年初首例股東贏得訴訟,高鐵436億元的資產遭銀行償債專戶凍結,能動用的現金僅有18億元,股東勝訴成了連鎖效應,高鐵不得不清盤破產。交通部救火,最後出招,推出高鐵財改案,卻闖關失敗。
歷任三任總統,耗資四千八百億元 原本讓台灣民眾深感便利的交通重大建設,卻成了燙手山芋,瀕臨破產的命運,預計將由政府接管。但真的走向這一步,就得耗掉五千億的國庫公帑,攤算下來每個國民身上憑白無故多了三萬元的債務。
更有學者憂心,高鐵公營包括競爭力和經營模式勢必會調整,服務品質恐怕不如往昔,神仙下凡也難救的高鐵,原該是全球最大BOT的光環,卻變成政府的財務惡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