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妤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2020年以來全球受到COVID-19影響,也改變了許多民眾的消費模式,線上信用卡交易量於疫情期間成長趨勢明確,但也因此出現許多信用卡盜刷、詐欺交易事件!據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的最新統計,今年1至5月,台灣人在國外通路之信用卡詐欺交易金額高達約5.5億元,以愛爾蘭、美國、英國名列前三,盜刷金額共3.64億元,網站包括Apple(愛爾蘭)、Google(美國)、Amazon(英國)等。
聯卡中心表示,經統計國內發卡機構2021年1至5月詐欺通報金額6億2,900萬元(非實際損失),較2020年同期5億1,800萬元增加1億1,100萬元(+21.5%)。其中屬於「非面對面交易」(EC)類詐欺通報金額約佔98.5%,而前一年度同期的比例則為93.8%,數據顯示EC類之詐欺通報快速增加,並已成為通報內容之主要絕對多數。
聯卡中心也說,據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FATF),2020年中「疫情下的洗錢及資恐風險」的調查發現,疫情期間的詐欺風險還出現了三種樣態值得大家關注。
一、電子郵件及簡訊詐騙
犯罪者利用民眾對於疫情的擔憂,在個人電腦或行動設備上安裝惡意軟體,冒充世界衛生組織(WHO)並發送電郵或簡訊通知,誘使民眾點擊惡意連結或開啟附件,隨後取得個人帳號及密碼。其他案例亦有透過手機簡訊冒充政府誘使民眾進入假政府網站取得個人帳戶訊息或敏感的帳號及密碼。
二、防疫物資(如醫療物資及藥品)的偽冒案件
鑒於防疫物資的大量需求,涉及醫療用品、個人防護設備和醫藥產品的線上詐騙顯著增加。在此情形下,犯罪者聲稱為提供口罩、檢驗試劑和其他產品的企業、慈善機構或國際組織之員工,要求提供信用卡資訊作為支付使用,但並未交付貨物。
三、卡片測刷的頻率提高
犯罪者利用特約商店網站漏洞,運用機器人不斷進行卡片測刷,以獲取持卡人帳戶資料。
網購注意個資維護!聯卡中心提點三大建議
聯卡中心提醒,疫情期間居家休閒娛樂需求大增,間接引發各式假冒串流影音平台的釣魚詐騙手法紛紛出籠。許多人上網追劇,一不注意恐怕就會點擊到惡意連結,將個資雙手奉上給駭客,民眾在防疫的同時,對於自身網路消費應特別注意個資維護警覺。
聯卡中心也建議,民眾可與發卡銀行確認卡片3D功能正常,甚至可以要求銀行設定使用限制,排除一些不安全網站之交易。民眾在網購時亦應盡量選擇具備3DS驗證之購物網站,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方便,讓自身的個資安全受到傷害。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