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拜登並不急於向習近平讓步

牆外文摘:拜登並不急於向習近平讓步 | 華視新聞

德國之聲  / 台北市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楊潔箎"非典"外交戰,中國打什麼算盤》,作者顧爾德認為,美國拜登政府首場與中國的高層對話中,雙方都刻意在第一次會面中給對手下馬威。美國不把這次會談視為未來常態性對話框架的開端。布林肯說,美國目前還沒打算與中國展開一系列的後續接觸。也就是說,美國希望中國對布林肯提出的尖銳問題(包括人權、台灣、南海、網路攻擊、對澳大利亞經濟制裁等)有具體回應後,才決定要不要持續接觸。

文章說,顯然中方看出美方的企圖,也不可能在這場會議上對美方羅列的關注事項有正面回應,所以楊潔篪一開場就對美方惡言相向,包括對台灣、香港與新疆問題強硬畫紅線,警告中國會以"堅定行動"回應美方干預。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發表完傲慢的談話後,中方的翻譯人員準備口譯為英文時,他還一度阻止並說沒必要翻譯。換言之,他像戰狼上身般大聲教訓美國是在做"大內宣",講給中國人聽的,不用翻譯給美國人聽,他顯然不期待自己的發言可以促進中美雙方互相了解、化解誤會。

作者說,中方的算盤應該是想用強勢進攻逼拜登政府改變策略,未來對話議題從人權、地緣政治回歸到中方關切的經貿與科技制裁或其他雙方有合作空間的議題。但是,目前中方有求於美國的遠多於美方對中方的需求,拜登並沒有急於要對習近平讓步的壓力。

中國最大威脅:替代美國民主制度的榜樣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美國該怎樣有效應對中國挑戰》,作者FARAH STOCKMAN說,多年來,許多美國人都低估了中國帶來的挑戰,他們確信增加貿易將使兩國經濟受益,最終讓中國變成更友好、更民主的國家。但現在,就連一些最堅定的對華貿易捍衛者也承認,他們誇大了把中國納入全球貿易體系的好處,他們要一個共產主義國家遵守自由市場規則的期待太過天真。

文章說,但美國人已經明白,在規劃自身的經濟未來時,需要更加深思熟慮、更具戰略眼光。這是件好事。保持軍事和技術優勢需要對研究、教育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若非如此,很多美國人不願意這樣做。在中國構成的所有威脅中,最大的一個可能就是它為全世界樹立了一個成功替代美國民主制度的榜樣,而後者已被經濟不平等、種族動蕩和暴亂所玷污。為了有效對抗中國,美國人必須肅清內務,並提醒全世界和他們自己,民主仍能為普通民眾帶來福音。

中國網媒脖子上的新鍘刀

中國網信辦發布新修訂的《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新規第五條載明"公眾帳號信息服務平台和公眾帳號生產運營者向社會公眾提供網路新聞訊息服務,應當取得網路新聞訊息服務許可",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中國網路新規-違規的鍘刀隨時架在網媒脖子上》,作者秦膽認為,新規對網路媒體雙管齊下,既圈定"可以說什麼",也限縮"誰可以說",將特定內容發布與媒體資格相連結,本次的規制其實顯著性的前置,用資格來約束內容取態。

文章說,媒體國家隊布局之外,原生網路媒體和個人媒體則受制於名分,同樣耗費心血的採編文稿卻落在違規的鍘刀之下,動輒被冠以非法採編、轉載之名,而本次軟硬二分法的新規則無疑旨在強化官媒的信息優勢,限縮民間媒體的與建制力量競爭,可以說是為建制力量的言論通路寡佔地位保駕護航,在提供專業守門人的名義下建立一道可見的天花板,網路原生媒體和個人媒體在體制身份上與官媒直接存在不可逾越的"禮樂名分等差"。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張平(摘編)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