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中文網)澳門《愛瞞日報》週二(10月19日)突然宣布其社交平台將從20日起停運,原因來自於「前所未有的環境變遷,資源稀缺」。其前副社長及澳門媒體人都表示,《愛瞞日報》停運與民主派「新澳門學社」的議員被撤銷參選資格有關,因該媒體主要運作的開支與「新澳門學社」共享。
《愛瞞日報》19日晚間在官方臉書專頁發文表示,「長久以來,《愛瞞》克盡己職,堅守新聞自由價值,呈現澳門的多元面貌。承蒙讀者錯愛,有幸運作至今。在此,再次感謝大家歷來的支持和指正,再會」。目前其臉書專頁已經關閉。
「新澳門學社」成員2005年發起出版的刊物《愛瞞日報》,版面仿照《澳門日報》,命名也取自於其諧音,以諷刺該報社親政府立場。《愛瞞日報》以惡搞形式「諷刺時弊」為主,2013年後逐漸傾向網上經營,其社交平台有逾12萬粉絲。
港媒《立場新聞》指出,最近《愛瞞日報》曾報導澳門民主派議員被DQ(取消資格)、澳門立法會大會首次無民主派以及六四燭光集會等。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未對《愛瞞日報》停運評論,該協會向德國之聲表示,「由於未知(停運)具體原因,所以無法評論」。
無國界記者組織的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edric Alviani)向德國之聲表示,《愛瞞日報》是一家自2005年以來一直運營的獨立媒體,它的關閉對澳門的媒體多元化而言是個巨大的損失。
艾瑋昂說:「它進一步減少了澳門居民接受與中國政權的官方說法不同信息的可能性」。
「錯愕」與「不意外」
《愛瞞日報》前社長周庭希及前副社長崔子釗20日共同發表公開信,稱《愛瞞日報》突然宣布停止運作其社交媒體平台,兩人及廣大讀者莫不思緒萬千。他們並呼籲現任負責人保存過往內容,「致使未來的讀者知道,澳門曾有過這把不一樣的聲音」。
崔子釗向《立場新聞》表示,包括他及不少人在內,都對停運決定感到錯愕,認為還可以有很多方式讓《愛瞞》繼續存在,而澳門願意發聲的網媒或平台已少之又少。
不過,《澳門平台》中葡周報的的負責人陳嘉俊則對《愛瞞日報》停運不感意外。他對德國之聲表示,澳門因為地方小且圈子窄,大家謹言慎行,不敢得罪人。他說:「外在政治氣氛的渲染下,不少媒體會自我審查, 所以澳門較為敢言的媒體就變得比較珍貴罕有,《愛瞞日報》停刊並非意料之外之事。」
他並向德國之聲指出,今年9月澳門立法會選舉前夕,選管會以不擁護《基本法》與特區政府為名,直接取消「新澳門學社」議員參選資格,而《愛瞞日報》與「新澳門學社」唇齒相依,《愛瞞日報》自然亦陷入窘境。
陳嘉俊直言:「今年政治氣氛特別緊張」。並舉例今年初《澳門廣播電視》葡文新聞部疑被施壓,必須配合宣傳愛國主義及中央政府政策,以及澳門警方首次以政治理由拒批六四集會,到最近立法會DQ泛民主派議員,「在短短的一年內,澳門的言論生存空間越來越窄,若然連較為敢言的獨立媒體也從小城消失,那麼社會在各種多元聲音被撲滅下,恐怕慢慢只能成為了『一言堂』了」。
淪為一言堂?
陳嘉俊續指,媒體在澳門因市場小而生存困難,沒有財團資金支持的獨立媒體運營更加艱難。他說:「若更為敢言一點的媒體,像《愛瞞》這種,大公司、大財團、傳統社團、政府部門都也不願意花錢向它們投放廣告,只能靠同溫讀者群自發性捐獻維生。」
他感嘆:「愛瞞日報停刊令人感到婉惜,因為它代表了某一階層的澳門人的聲音,亦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匿名撰稿人發表一些能夠展開較深度討論的文章和不同立場的分析見解。」並強調,「 一個健全的社會,就應該有不同的聲音, 不論這些聲音是民主還是建制,都有存在的意義。 」
澳門仍活躍的獨立媒體還有《論盡媒體》以及少數自媒體,但隨著資金短缺加上緊張的政治氣氛,《愛瞞日報》停運後,澳門異議媒體的生存空間和自由度正持續受到影響。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李宗憲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