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記取莫迪教訓,為台灣加油!

遠見/記取莫迪教訓,為台灣加油! | 華視新聞
圖,遠見雜誌提供

文.李建興  / 台北市

2021年5月10日,將狠狠地刻在台灣的抗疫史冊裡。 

這天,原本在新冠元年被譽為世界模範生的台灣,出現了社區防疫破口(多數專家推估當天為萬華感染事件的起始)。於是「加零」了好一陣子的本土案例,蠢蠢欲動。是日,台北市進入準三級、全台升成二級,接著,排山倒海的疫災,狠狠地把台灣從「平行時空」拉下了神壇,打回了人間。 

整個島嶼的恐懼,隨著情勢的急轉直下,猶如一入夏就屢屢飆破40度高溫,不但令人措手不及,更像伴隨著焚燒的空氣,鼓噪著新冠二年的台灣社會。 

尤其,正當台灣正以萬夫莫敵之姿,沉浸在GDP全球居冠、股市最高點、半導體號令天下的氛圍時,一記反轉,除了逼得全民得立馬面對現實外,此時美國又宣布民眾可以脫下口罩、回歸正常生活,以色列也表示終止境內所有防疫措施,讓台灣更顯尷尬難堪。 

或許驟降的際遇實在難以招架,即便各級政府祭出鐵腕防疫,卻都還出師未捷時,就被究責和質疑的聲浪,搶盡鋒頭。連日來,除了各界對疫調程序、篩檢方式及疫苗採購與研發攻占了媒體版面及政論節目,民間甚而傳出了赴美打疫苗的風潮,更不乏傳出疫苗旅行團。國人的集體焦慮,昭然若揭。 

與病毒共存的年代,疫苗就是保命符 

特別當社區感染已成事實,台灣註定要與病毒共存時,疫苗成了唯一的保命符,各界對於政府「外購」與「國產」並行的疫苗方針,就多有批判。尤其一旦疫苗政策摻入了國家安全、生技政策、民族自尊等科學外的考量,更讓政府的信度動搖、社會的對立升溫,端看中央如何面對及解決。 

到底,當了一年半優等生的台灣,犯了什麼錯,讓原本的大滿貫,打成一手爛牌?只能說,平順的我們都輕忽了向國際汲取經驗。近來因猛爆性的疫情,而陷入人間修羅場的印度,正警醒著台灣。 

在這13億人口的國家,自5月以來,每日確診占了全球一半,使得本該帶來希望的醫院,卻被絕望壓得難以喘息,成為疫情崩潰的縮影。每個起伏的胸口,說明了在印度連呼吸都得費盡氣力。就連CNN印度裔主播札卡瑞亞在印度的母親,4月也因新冠肺炎病逝。 

根據印度科學理工學院預測,至今年6月11日,該國累計染疫人數還恐怕逼近5000萬人。而民間的估計,更不留情面,可能是3~10倍。近期,隨著死亡人數飆升,不僅民眾得搶火葬場、搶木材,許多無力負擔後事的家屬乾脆就地焚燒屍體。 

於是,恆河一帶於是發現漂流的浮屍被沖上岸,數量高達2000多具,俯看新德里的地面,點點火光,不是星辰,而是每個因疫情,和摯愛死別的餘光,逼得印度的警察得向岸邊廣播,要大家不要再往河內扔屍體了。 

最近一期印度雜誌《India Today》,就以「新冠2.0 失敗的國家」為封面標題,點出了所有失敗者都有的特點——自大,以及印度防疫的致命關鍵。 

首先,太快鬆懈。由於在2021年年初,印度確診案例降到了1萬以下,讓人們失去了打疫苗、戴口罩的動力,甚至還進行大規模的政治、宗教集會。孰料,死灰復燃的疫情,並沒敲醒當局,3月份印度衛生部長,還信誓旦旦、自信滿滿說,該國疫情已到終局。 

其次,缺乏軍備盤點。事實上,在這波如海嘯般的疫情死亡潮,除了病床不足,很多印度人是死於缺乏氧氣。許多地方政府因而狀告中央,痛批:「放任患者缺氧致死,和『種族滅絕』罪行無異!」 

4月30日那天, 1700萬人的新德里,全城只剩一張病床,搶不到病床、氧氣的只有送命一途,眼見社會的反動就快止不住,印度總理莫迪才宣布增建1500處製氧廠,部分國內製氮廠,也要改為製氧廠。 

疫苗政策更為荒謬。事實上,身為疫苗生產第一大國的印度,有六家藥廠參與全球的疫苗生產,其中血清藥廠,每年替全球165國生產20款、約15億劑的疫苗。 

而1月份疫情稍緩,莫迪過於自滿地著手疫苗外交,將兩億劑的疫苗大方嘉惠他國。偏偏施打在本國人民的本土疫苗卻太晚生產、進口疫苗又太晚下單,在計畫不周、採購失靈下,斷送了大量的人命。致使,昔日的救世主,成了抗疫的潰敗者,贏了面子,卻輸盡裡子。 

借鏡印度,抗疫之戰容不得任何驕矜 

印度的教訓,告訴全球,抗疫容不得任何的驕矜。一旦大意,都會將人從天堂打入地獄。印度曾經自滿地說:「要如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俱盧之戰,18天打贏戰疫。」而台灣也曾期許,「兩週內再寫抗疫奇蹟」,後來都證實,疫情之下,沒有贏家。 

而印度如缺氧般的防疫,對於疫情的樂觀、疫苗的輕忽下,所招致的下場,難道不令台灣不寒而慄?尤其當疫情成為常態,疫苗成為涅槃重生的唯一希望時,不免讓人擔心,政府的疫苗採購、國產研發,以及疫苗數量,是否真能多此專業考量,以救贖全民為優先? 

儘管許多民間論述,被政府指涉成「為防疫添亂」,但值此時期,許多對於疫苗的釋疑,中央不能避而不談。例如,去年11月東洋公司代理德國BNT和輝瑞藥廠合作的「輝瑞疫苗」破局,是否該提出說明?預期中的1000萬劑疫苗,是否已然足夠?政府接下來明確的作為又是什麼? 

值此訊息紛亂、多重引力拉扯著防疫工程時,向來自詡為「超前部署」的台灣,得「歸零思考」,本期《遠見》封面故事,以〈抗疫持久戰,開打!〉為題,盤點台灣的防疫戰備,包括疫苗採購、研發和施打進度、醫療量能準備,以及疫後的復建工程……正是期許台灣在抗疫之路能迎頭趕上。 

同時,如同所有的第一線抗疫人員,《遠見》記者也深入第一線,如疫情最嚴竣的萬華、亞東醫院……,進行採訪拍攝,為的就是為讀者採集到最正確、最專業的聲音。 

誠如,我們前去院內感染最嚴重的亞東醫院,該院副院長邱冠明所言:「這次的疫情證明了,人定真的無法勝天,我們要更謙卑地面對疫情!」我們只求以「全島一命」的信念,全民通力合作,讓疫情撥霾見日。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