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國盛 攝影/蘇義傑 / 美國
在網紅與意見領袖崛起,眾聲喧嘩的年代,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是極少數兼具洞見與人氣的公共知識份子。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珍視札卡瑞亞的觀點,常將他的著作帶在身邊。在美國新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之後,札卡瑞亞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暢談疫後美國新政與世界變局。
對於這位濃眉大眼、印度輪廓鮮明的國際政論家,台灣人可能不熟悉。不過,去年在CNN節目上、前副總統陳建仁大談台灣防疫成果的那一幕,許多人仍記憶猶新。當時,訪問陳建仁的主持人,就是札卡瑞亞。
十大全球思想家,精準針貶世局
這位經常在螢幕上板著臉評論世局的主持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其實,札卡瑞亞的奮鬥歷程也是一頁傳奇。
他是第一代印度移民,出身政治家族,本著對國際政治的興趣,他在美國就學時代就撰文投稿撰寫評論。這也讓他後來以29歲的年齡,成為聲名卓著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主編。
他曾被《前景》(Prospect)、《外交事務》評選為「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票選為「過去十年十大全球思想家」(top ten global thinkers of the last decade)。
1997年11月,他刊登於《外交事務》的一篇文章〈非自由民主的崛起〉(The Rise of Illiberal Democracy),指出空有形式、卻沒有個人自由的民主體制,其實是民主的倒退。此文預言了包括俄羅斯、土耳其在內的「非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浪潮。
札卡瑞亞在2008年出版的《後美國世界:以及其餘的興起》(The Post-American World: and the Rise of the Rest),指出各新興國家崛起對世界的影響力,不僅在全球熱賣,還成為多國領袖的必讀書單。
作為印度裔的伊斯蘭教徒,他極力維護自己作為穆斯林的認同,就連三個兒女都分別取名為Omar、Lila和Sophia(都是常見的穆斯林名字)。
在此同時,他卻批判「認同政治」的過度操作,提醒任何人看待印裔賀錦麗(Kamala Devi Harris)當選美國副總統這類事情,角度必須超越移民的眼光。
跨足撰文、出版到主持電視節目,他堪稱公共知識份子界的「超級巨星」。他的CNN重量級國際新聞評論節目《札卡瑞亞GPS》(Fareed Zakaria GPS),全球有2億200萬個家庭收看;為《華盛頓郵報》撰寫每週專欄,每月有8000萬~1億名讀者。
他深諳當代媒體的力量,在「後事實」肆虐的年代,並堅信做為公共知識份子,要做的就是提供理性、事實和分析。
在接受《遠見》專訪時,他認為人們必須知道,事實有其本、科學有其真,而分析本於事實。
特別是在眾聲喧嘩,偏見和假新聞橫行的時代,他認為自己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必須有人守住那條線、守住標準,我認為自己的工作比以往都更重要。」
新冠疫情爆發後,「把自己的門關起來,讓別人家的問題關在門外」的情緒全球蔓延。深信「合作」才是人類未來之路的札卡瑞亞,特別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暢談疫情解方,分析拜登上台後的國際局勢。
以下是札卡瑞亞的精采專訪摘要。
看族群融合〉賀錦麗脫穎而出,彰顯美國多元價值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是移民美國的印度裔知名人士,同樣是印度裔的賀錦麗剛當選美國副總統,對你是否有特殊意義?
札卡瑞亞答(以下簡稱答):我一直認為,人移民到一個國家,努力工作向上,不需要因為自己少數族群身分,而期待別人給你特殊待遇。
事實上,你往往必須比別人更努力,我從來不用自己的身分當做特權。賀錦麗當選的意義,不僅是對於我做為一個印度移民,更重要的,是對於我做為一個美國人。
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創造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普世國度」(universal nation):你從哪裡來不重要,你在此可以成就任何事。
我父親在印度是傑出的政界人士,但我知道,在印度,身為穆斯林,你永遠不可能成為首相,畢竟,印度是以印度教為主流的國家。
美國以獨特方式接納所有人,讓多元價值被彰顯。
賀錦麗不只是印度裔,她同時兼具黑人、女性的角色,美國正在做的是,讓這個社會中沒有人被排除在外,沒有人需要隱藏他的認同。
當我1982年來到這裡,並沒有覺得社會歧視我,但沒有歧視是一回事,彰顯多元化又是另一層次。在賀錦麗當選時,我回想自己的經驗,理解到這些讓我感到驕傲的意義。
論疫後重建〉 政府重質不重量,肯學習才會成功
問:疫情當前,你覺得人類這次受到最大的教訓是什麼?
答:過去100年間,人類快速發展,最近的50年間,成就更是可觀,我們讓更多國家躋身高所得國家,讓許多人脫離貧窮。
但發展是有代價的,人類肆意而無序的發展會付出代價。結果就是自然的反撲,氣候變遷、愈來愈多暴風,美國愈來愈多森林大火。2020年,美國燒掉超過500萬公畝的土地,整個面積相當於麻州的大小。在澳洲,焚燒面積更相當於美國的十倍大。
過去20年間,我們遭遇各類病毒,從愛滋、伊波拉、H1N1、豬流感、SARS 和新冠,這正是自然在示警,告訴人類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病毒肆虐,正是因為我們破壞了太多棲地。
美國的工廠化農場經營(Intensive animal farming)問題愈來愈大,農場養殖依照特定基因選擇的動物,讓同樣的病毒從一隻雞跳到另外一隻雞,一直到第1萬隻雞,病毒毒性就變得致命。這就像是在沒路的土地開賽車,而且還沒有保險,一定會出事。
我最擔心的,莫過於新冠還不是最糟的病毒,傳染力和致死率更高的病毒還沒有發生。
從某個角度來看,新冠是警告,提醒我們有其他更合理的生活方式,這就是這場疫情最重要的一課。
問:你多次提到,面對疫情需要有素質的政府,請問何為「有質的政府」?
答:面對疫情和疫後重建,需要有力的政府,政府大小不重要,願意去學習的才會成功。
疫情中表現好的政府有兩種,一種是北歐丹麥這類的,另一種是台灣等東亞國家,共同點就是強調教育,而且,注重政府「保護」和「保存」的角色。
台灣對教育的重視,讓高品質人才進入政府服務。
重點在於我們要知道,政府其實是高難度的嚴肅企業體(difficult serious enterprise),我們在美國,過去也這樣認為,但從雷根以後,我們開始不重視政府,而崇尚私人企業。企業任何事情都是對的,政府都是錯的,我們得平衡這種看法。
我還要強調一點,台灣之所以能保持良好狀態,是在於謙虛,台灣應對SARS成績並不優秀,但從錯誤中學習:提早行動、不能盡信中國的訊息、政府必須盡早決策、快速管控。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說,他在微軟時代,每次遇到問題,總是問自己「誰把事情處理得更好(who is doing this better)」和「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談國際合作〉攜手面對難題,才有安全的地球村
問:為何國家之間的合作,是重建疫後秩序不可或缺的一環?
答:過去30年間,我們讓4~5億人脫離貧窮。但疫情爆發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估計,在接下來的一年或兩年間,將有超過1億5000萬人~2億2000萬人被疫情推回貧窮。這等於在兩年內,銷毀過去30年一半的成果。
數字告訴你,疫情對窮人的危害,他們無力走出,特別是他們的政府被債務所困,這些國家無法像美國或歐洲國家一樣,舉債或印鈔票來應對。
希望度過疫情初階段後,所有國家一起面對這一切。除非全球都接種疫苗,不然我們無法真正安全。
過去30~40年間,我們減免了部分國家的債務,當我們這樣做,所有人都獲益。非洲部分國家過去20年間,每年成長3~5%,從這些經驗出發,我們來幫他們,當他們走出困境,世界經濟規模又變得更大了。
更何況,之所以這樣做,還有道德層面的考量,同為人類本該互助。
問:把疫情擴散歸因全球化,你認為是一種誤解?
答:有人把疫情怪罪全球化,認為病毒四處擴散,因此,應該關閉國門,但後來,人們就會理解,無論是疫苗還是口罩,你還是需要那個非常複雜的全球供應鏈。畢竟,很少國家有能力自行生產數十億劑疫苗。
在冷戰高峰,美國和蘇聯一年的貿易量是20億美元,但現在,美國和中國每天貿易量就是這個金額,這就是全球化發展的結果。
對特定族群來說,全球化並未讓他們受益,造成各國國內的政治問題。此外,美國還面臨中國愈來愈強大的現實。
台灣夾在兩強之間,但最重要的事情,是聚焦在人民的福祉,確保這件事的順位要高過口號或政治象徵。你們創建一個真正的國家,創造非凡的奇蹟,你要確保奇蹟,而要保持這些,你需要平衡之道。
這就像新加坡的平衡策略,當我告訴人們,新加坡和中國恢復邦交,大家都很驚訝,因為在此同時,新加坡也在台灣進行軍事訓練。
我認為,你們最重要的挑戰在於民主,台灣各階層領導人都要很小心,必須有(適當而平衡的)策略。
看兩強相爭〉中國雖強,但仍無法取代美國優勢
問:美國管控疫情效果不佳,內政也挑戰不斷。你認為,中國會很快取代美國地位嗎?
答:美國還有什麼優勢,是別人沒有的?那就是吸引各方人才,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局外人。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說得好,在美國,沒有人管你從哪來,我們只關心你要去哪裡。
這就是美國最大的優勢,這就是中國不可能比美國做得更好的地方,中國可以發展電腦、人工智慧、量子電腦……但他們做不到這點。
問:拜登上台,你認為他會如何應對中國?
答:我相信拜登團隊,會持續對中國強硬,但手法上會更謹慎,他們會了解中美在大議題上需要合作。
氣候變遷當然是,貿易也是,除非你的目的是要毀掉全球貿易系統,若要創造更好的系統或改革,唯一方式,就是讓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大經濟體都參與。
拜登會先尋求跟歐盟的共識,同時也把日本納入。接著就是中國,不讓中國參與,什麼事都不會成,畢竟,中國已在全球經濟扮演要角。
問題在於彼此有太多爭端、惡意,以及對對方的不信任。當前在美國,沒有人會因為跟中國達成協議而獲得政治利益,在台灣也是如此。
相對地,在中國也是一樣,必須對美強硬。中國沒有選舉,但共產黨很重視輿論,目前,中美陣營內部強硬的政治態度,讓雙方較可能朝向對抗而非合作。
問:這是否意味著世界未來會兩極化?
答:短期內不會,甚至中期內也不會,歐盟以難以置信的方式,將不同國家聚合在一起,成就不能被忽略。英國選擇脫歐的人,其實一點道理也沒有。
這世界比較像三極世界,有中國、美國和歐盟。
印度成長也夠快,但還沒有那種實力。我的印度朋友過去常誇口,說印度可以超越中國,但既然印度人說自己數學好,那我就要指出現實,中國現在的成長,仍是印度趕不上的,且中國經濟規模有印度的四倍大,印度根本沒有機會。
中國和美國對峙中,幸而冷戰並未發生,但我們有科技冷戰,台灣因為生產半導體,而捲入其中。
問:你多次提及台灣防疫成就,根據你的觀察,台灣社會下個重要發展議題是什麼?
答:台灣的醫療花費占GDP比例,僅有美國的1/3,是健康支出比例最低的國家之一。但這也是因為,你們讓醫護人員操過了頭!
這讓台灣醫療體系很難永續經營,即便這個體系,是經過良好設計的系統。
台灣正在轉型、邁向較大型的「社會福利國家」。但在這過程中,相應的社會發展將無可避免。
例如,必須對條件較弱勢的民眾更慷慨、去處理那些目前看來不緊急的問題。像是給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更多教育資源,以消滅貧窮。
然而,挑戰在於,你們得同時保持經濟動能。
像是丹麥和瑞典等北歐國家,透過測試修正的方式,1970年代他們犯了一些錯,讓國家負擔太大,現在他們已回到正確路上。
我認為,對台灣、新加坡和南韓三個經濟發達國家來說,北歐提供了有趣的模式,其中,新加坡已非常謹慎地跟隨他們的腳步了。
新聞來源:遠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