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13:20

【好好玩】幫助孩子轉換心境 也能促進學習效果

【好好玩】幫助孩子轉換心境 也能促進學習效果 | 華視新聞

陳培英  / 台北市

家協結合家長會長、校長、老師及熱心教育人士維護學生受教權、及父母教育權的行使,關心政府教育政策,促進家庭社會及學校之良性互動,發揮教育功能所成立。李毓英理事長在許多教育活動、教學觀摩現場,目睹了校方的難處,也聆聽了家長的心聲;而設法居中斡旋、促進教學更完善,是家協努力的方向。

李毓英接掌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以下簡稱家協)已滿三年。在他眼中,新北市幅員遼闊,各區擁有多元的風貌與特質,在教學設計上,素材更加豐富,也格外不容易。

透過活動 幫助家長理解老師的理念

為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狀態,老師們絞盡腦汁,希望讓教學更活潑。李毓英表示,家長唾棄填鴨式教育,當看見老師用新理念、新方法去教導下一,也不免心生疑惑;若幫助家長理解老師的教學理念,能減少很多疑。因此家協透過與教育局合作舉辦專題講座,為大家介紹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很多家長聽完後,終於理解學習重在培養孩子思考力,讓他們不要只專注於答案,而去思考問題的本質、找尋背後的動機。

有些老師利用共同科目的時間合作,打破班際,讓孩子們依興趣跑班,當團隊是新組合,周邊不再是老面孔,往往能刺激孩子的學習慾,有些原本不愛發言的孩子,為了自己班級的榮譽,也開始積極舉手,讓課堂上的互動益加熱絡。

接觸大自然 協助孩子轉換學習心情

認真的家長會陪伴孩子學習,立意美好,但李毓英提醒應適可而止,因為做功課是孩子的責任;有些父母強力主導,甚至越俎代庖,代為找資料、做報告、擬讀書計畫,反而讓孩子失去練習的機會。

他更認為,把書唸好不一定得延長坐在書桌前的時間,有時帶孩子出門走走,轉換一下心境,放鬆後再回來用功,反而提升學習效率。「孩子從週一到週五都關在學校或安親班,假日我寧願帶他們出去接觸大自然,藉旅行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對孩子而言,認識自然、與人互動都是很重要的學習。」

李毓英有一雙性格截然不同的兒女,從起床上學、做功課到面對考試的態度都不一樣。他也曾因成績體罰過孩子,直到一樁意外改變了他的想法—兒子在小五時跌倒受傷,花了漫長時間去治療和復健。傷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他和妻子從此體會到健康平安勝於一切,只要孩子的學習態度良好,他不強求成績,也不體罰孩子。

舉辦敬師活動 用身教示範尊師重道

常有人投書媒體批判社會風氣功利和過度自由,讓孩子失去純真的心靈,或抱怨家長過度呵護,養出一堆媽寶。李毓英花很多時間去思考,如何改變這些缺失。接掌家協理事長後,連續三年選在教師節前夕主辦敬師活,希望提倡尊師重道,推廣道德教育。今年將在永和網溪國小舉辦,教育局長、校長協會理事長、教師會理事長、家長代表們都親臨現場,利用朝會時間與全校學生一起敬師;去年則在板橋江翠國中大禮堂舉辦,學生還為老師奉茶,場面非常溫馨。家協每年盡量選擇在不同學校辦理,目前參與過的中小學已有一百多所。

要讓學習有成效,家長態度決定一切,這便是身教的力量。他看過不少家長(尤其是新生的家長)喜歡跑去學校,坐在教室最後看老師教學,若不順心便干預。這種做法令他不以為然,建議家長利用教學觀摩日,或利用班親會和老師溝通。即使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如己意,家長也應避免在孩子面前批評,否則受傷最重的,還是自己的小孩。

李毓英理事長認為,教育責任應由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當親師成為互助的夥伴,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我們的孩子。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教育好好玩》;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