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報
記者/朱俞臻
記者的工作是為大眾提供最新消息,但他們往往在採訪過程中,被眾人遺忘他們也是勞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鄭超文語重心長地說:「記者這行業像船一樣,好的時候水漲船高,船不會碰到礁石,可是一旦水位退下去時,我們就會擱淺在那裡,唯有這個時候才發現,記者也會碰到勞動權益的問題。」這也是記協存在最大的意義。
鄭超文加入記協起源於1994年自立早報更換經營者一事,他早年曾待過自立早報,在當時經歷了生平第一次的勞工運動,那時他剛加入報社,新老闆是一名建商,也是當時的臺北市議員,他希望能利用媒體影響力來助長自己,被報社前輩們認為老闆是帶著政治目的收購報社,因此發起對新老闆的抗爭活動。
鄭超文說,一開始他並不了解這項活動意義是什麼,只是乖乖地跟著大家一起參與抗爭,但是在媒體業多年的工作經驗後發現,原來記者勞動權益是一個基本問題,因此讓他決定加入記者協會,盼能為記者供獻一己之力。
在記協奉獻心力多年後,2018年,記協前會長因個人因素而辭去其職務,讓鄭超文在很臨時的狀況下成為了代理會長,並在去年年初正式接任。
從代理到真除會長,鄭超文雖然是在一切那麼突然情況下接任,但他仍然推動記協捍衛記者權益的理念,像是在今年2月時,記協與媒觀共同主辦「台灣媒體工作者權利觀測工作坊」;另外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他也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與國際記者聯盟(IFJ)爭取三年一度的年會在台灣舉辦。
這兩件事對鄭超文來說皆意義重大,在「台灣媒體工作者權利觀測工作坊」的活動中,他擔任其中的講師之一,透過經驗分享來告訴大家勞動權益是什麼,希望不管是在職的媒體工作者,或是未來有意加入媒體業的學生,都能藉此了解勞動權益對媒體工作者的重要性。
與IFJ爭取重要年會在台灣舉辦,則是期望能藉此跟不同國家的記者有更直接的交流,也讓他們能深入了解台灣的媒體環境,可惜計畫終究趕不上變化,新冠肺炎自年初就影響各行各業,讓鄭超文苦笑地說:「我們花了很多心力在此,從去年到今年,但很多計劃卻因為疫情而暫緩,所以我們希望疫情能盡快控制住,盼望下半年能繼續實行這項計畫。」
鄭超文除記協會長身分外,他另一個身分是聯合報攝影記者,身兼兩種身分的他,時間分配便成了重要課題,他說,他依然將記者工作放在第一位,因為這是他每天例行公事,待工作結束後才會轉頭去忙記協的公務,卻也因此讓他發現「時間不夠用」。
他感嘆地說,記協通常有任何重大決策都需要幹部之間討論取得共識才能實施,因為自身還有記者的工作,導致他能夠立即處利會務的時間不多,讓他感到相當惋惜。
雖然無法場場參與討論,但是鄭超文說,他覺得討論的過程是重要的,這個過程可以讓自己認知更多,像是碰到具體事件時,要了解這件事跟專業有什麼關聯,還要站在專業的角度對這件事做出回應。
「幹部討論是我來到記協後學習最多的部分。」他欣慰地說。
在媒體業打滾多年,如今已成為資深記者,回憶起當初走上記者之路的緣由,鄭超文笑說,起初並沒有想過會踏入媒體業,直到有一天,他在系上接觸到攝影課程後,發現原來新聞系有一樣東西他很感興趣,於是他開始有了成為攝影記者的夢,媒體之路也就此展開。
待過不同的報社、接觸過不同類型的記者,在當記者的這段日子中,鄭超文發現,「所知所學不足」是記者面臨最大的個人問題。
他說,記者一定要隨時充實自己,因為新聞永遠是採訪一個新的東西,記者大多都是在準備不足或不及的情況下去採訪,因為這不是預備新聞,所以一定要為了突發狀況做好準備,這不僅僅是在職記者應該學習的,對於想成為記者的年輕人也很重要。
鄭超文認為,記者這個行業不易賺錢,更不是個輕鬆的工作,在辛苦奔波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自己的權益,未來的日子還長,勞動權益對記者來說有多重要,他也將持續透過自己的方式來傳達這項理念。
在最後他也用堅定的眼神,訴說著自己的想法:「權益問題每個人都會遇到,我希望記者能主動重視自己的權益,而我也會持續關心勞動問題、捍衛權益,至始至終不會改變。」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