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彤、柯宜妤、林曉榆、葉穎樂
年輕時的我們為了求學或工作離開家鄉,投入城市的懷抱,甚至可能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最初生長的地方。現在的你身在何方?你是否會好奇,經過這些歲月後,家鄉變成什麼樣子呢?
【專題記者陳星彤、柯宜妤、林曉榆、葉穎樂綜合報導】清晨的雙溪火車站,少了成群結隊的旅客。放眼望去火車站裡外,只有三三兩兩的老人正在聊天,與都市相比顯得冷清。據《聯合報》整理,新北市雙溪區在今年台灣十大高齡鄉鎮區中排名第八,雖非靠前的名次,但實際走訪當地後,立刻能體會台灣社會高齡化(註1)現象。而當一個地區老年人口比例達到50%,便會被稱為「極限村落」。除了新北市雙溪區,新北市平溪區、苗栗縣獅潭鄉、新竹縣峨眉鄉等地區,也被列為人口老化嚴重的區域。
對這些村落而言,村民童年記憶中「人氣」滿滿的街道已不復存在,孩童和青壯年是這裡的稀客。長輩的日常生活,不外乎就是早起耕種,日落而息。但剩餘的午後和夜晚,他們是如何度過的?此外,部分新聞報導以「七點後空蕩的街道如死城」、「寂寞是村民的共同語言」等帶有惆悵氣息的句子,來解讀面臨人口老化的村落,但這真的是對他們唯一的形容詞嗎?(註2)
(註1: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註2:內文依據聯合報四月初「極限村落」報導所統計的台灣十大鄉鎮區實際走訪,報導中出現的高齡化鄉鎮區分別有:第一名新北市平溪區、第四名苗栗縣獅潭鄉、第五名新竹縣峨眉鄉以及第八名新北市雙溪區。)
鄉鎮就業機會少 青壯年外移都市
由於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大量外移,現今新北市平溪區、苗栗縣獅潭鄉、新竹縣峨眉鄉、新北市雙溪區皆已不見以往的繁榮與生機。這四個鄉鎮現在都是《聯合報》列出的高齡鄉鎮區,同時也是法定水源保護區。為了保護水源水質,《水土保持法》、《都市計畫法》等法令中明訂各類建設規範,因此上述村落的任何開發都須遵循規定,發展空間非常有限。例如雙溪區作為翡翠水庫的水源保護區域,根據《都市計畫法》除了須維持自然生態原貌,避免新設工程建設,也被禁止飼養家畜、家禽。雙溪區泰平里里長吳南洋無奈表示以前以農業為生,不能養雞鴨等於無法生活,也提到當地長期不能申請新建築、不接受擴建的狀況。
見證村落人口變遷的吳南洋也提到以往農業發達,但現在務農已不足以維持生活,到都市工作成為唯一選擇。隨著工業發展,鄉村與都市的差距日漸擴大,如今村落只剩下年邁的長輩,耕作也只以自給為主。在新竹縣峨眉鄉峨眉村經營雜貨店的楊貴珍語氣平穩地說:「我的孩子都在外面,鄉下沒有什麼工作機會,這很正常。」對長輩而言,鄉村缺乏就業機會,青壯年出外求職是習以為常的事。
此外,許多曾經重要的作物、礦物產地,也因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沒落。雙溪區泰平里民國40、50年間曾以栽種「大青」聞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化學染料取代成本較高的自然染料,原本用來製作藍靛染料的大青逐漸被淘汰。「以前採礦發達,這邊人非常多,光我們薯榔里就有好幾千人。」平溪區薯榔里里長潘隆裕解釋當年從事礦業的人多來自外地,產業沒落後人自然跟著離開。
今年66歲的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居民黃朝匡是少數沒有出外求職的村民,他解釋自己年輕時外面工廠還不多,因此選擇留在家鄉生活打拚。後來即使想出去闖一闖,也因跟不上科技時代的腳步而打消念頭。黃朝匡提到,現在只有部分居民會通勤上班,更多人直接到外地生活,假日才返鄉探望父母。
對於人口大量外移至城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提到,人口過度集中是已開發國家常見的趨勢,然而都市空間有限,如何使人口適當分布,是政府在制定國土政策時須考量的重要面向。
當地孩童稀少 後代對地方感情薄弱
這些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地區,隨著青壯年人大量離鄉求生計,孩童的身影也從村莊內漸漸消失,連帶增加老年人口比例。走進苗栗縣獅潭鄉獅潭國小校園,望不見成排的班級。每個年級不多不少就是一班,全校六個年級加上幼兒園僅佔據操場一側的教室。往教室內看,個位數的桌椅集中在教室中央,周圍騰出的大量空間突顯了新店村孩童稀少的現況。
除了獅潭鄉新店村,其他三個村落學生數量也極為稀少,面臨廢校的窘境。雙溪區泰平里約30年前開始有小學廢校,里內最後的泰平國小也在18年前廢校。根據《峨眉鄉志》記載,新竹縣峨眉鄉的峨眉國小民國53年時有965名學生,現在只剩下數十名。黃朝匡提到,現在年輕人結婚生子後,會先將孩子留在老家讓爺爺奶奶照顧,但不放心孩子在鄉下求學,年紀到了就會帶去都市上幼稚園。
對此平溪區薯榔里里長潘隆裕也感嘆,「以前同學好多,怎麼想也想不到會變這樣。」曾有600多人的菁桐國小,現在全校剩21個學生。家長外出工作一併將孩童帶到都市就學,導致當地國小人數越來越稀少,在地人就更不敢讓兒女留下,形成惡性循環。
潘隆裕的小女兒就讀菁桐國小四年級,班上只有七名學生,但已是屬於人數較多的班級。新入學的一、二年級各只有一名學生,極有可能六年的小學生活都沒有同班同學。潘隆裕無奈坦承,若女兒班上人數再減少,也打算讓女兒轉到外地就讀小學。「我會留在這裡是因為很多同學跟朋友,大家都認識。」他進一步指出,下一代在家鄉沒有朋友,到外地讀書、工作後更不會想回來。
基本醫療交通無大礙 仍留不住青壯年人
年輕人持續外流的情況下,各個村落大部分只留下老人,加上數據反映的是當地的戶籍人數,而非實際居住人數,事實上許多村落人口老化現象比數據顯示的更為嚴重。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村長謝燃廷便透露,儘管在籍人數有1009位,實際上住在村裡的可能不到600位,且幾乎都是老年人。徐世榮也提到,便利商店其實可作為戶籍以外的人口數指標,因為門市營業據點的設立與人們的消費需求息息相關。然而親身走訪的四個村落,都不見便利商店,反映當地人口稀少的狀況。由於這些村落的居民大多為老人,交通、醫療等資源是否充足便成為外界關切的重點。
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距離苗栗市區,車程將近30分鐘。這裡的居民原本以種植柑橘、竹筍為主業,後來因為工業興起,仰賴農業的新店村逐漸失去競爭力,所以許多人選擇到外地尋找工作機會。自小在這裡長大的廖肇達表示以前村內有數萬人,義民廟對面的廢棄電影院曾極為熱鬧,卻因人口外移,最終只能結束營業。「以前放學時候,公車大概30、40分鐘就有一班 」65歲的黃朝匡感慨地回憶兒時新店村的盛況,反觀現在來往苗栗火車站的公車只剩早晚各一班,他只是搖頭表示無奈。雖然公車班次少,機車行老闆林昌龍卻認為長輩也不常外出,若需辦事靠兩班公車也已足夠,且幾乎每戶人家都有車輛。
另一方面,從雙溪市區進出泰平里,至少需經過40分鐘蜿蜒曲折的山路車程,這導致當地發展其他產業的可能性很低,年輕人只能選擇到外地尋找工作機會。泰平里的吳南洋里長退休後,選擇和太太返鄉生活。他表示泰平里里民大多用車輛代步,年長的長輩則搭乘新北市政府提供的免費巴士。雖然往返雙溪車站和泰平里的公車一天僅五個班次 ,但吳南洋認為多數里民都會開車,交通不是太大問題,反而較缺乏醫療設施。「之前雙溪有一間衛生所,可是因為病人太少,沒有醫生願意來」。吳南洋亦表示,就醫不如大城市便利,是新一代不願返鄉的一大因素。
儘管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設有衛生所,但村長謝燃廷指出,衛生所一週只有兩天早上會營業,而老街上的「成安診所」雖已掛上招牌,但開業仍遙遙無期,謝燃廷無奈解釋「據說是找不到藥劑師」。衛生所僅能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所以村民還是常常要開車前往苗栗或頭份,尋求更好的治療。不過並非所有村落都認為醫療是大問題,平溪區薯榔里雖有眾多獨居老人,但里長潘隆裕表示,因為薯榔里距離瑞芳區僅一公里左右,加上每週衛生所都會安排醫生上門看診,醫療設施相較其他偏鄉方便許多。可惜即使醫療設施相對完善,薯榔里仍有工作機會不足的問題,青壯年只能前往都市「找頭路」。
以教育培養在地認同 盼青壯年退休返鄉
年輕人為了生計到外地工作,他們的孩子也在城市長大、求學,對家鄉的情感自然非常薄弱。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兒時回憶是回到老家的最大誘因。苗栗縣獅潭鄉居民林昌龍就表示兒子小時候在獅潭長大,雖曾到新竹科學園區擔任工程師,但懷念家鄉的生活步調,於是返鄉接手機車行。老家在泰平里的簡紹中也表示,因為對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有感情,打算退休後回家鄉生活。「我們五、六年級在當地生活過,比較常回去,小朋友就不那麼喜歡回去。」簡紹中苦笑,坦言孩子不常一起回老家,「年輕一代沒有在那生活過,對土地沒有感情,所以不會有嚮往」。
獅潭鄉新店村村民廖肇達從小在當地就學,他認為要建立下一代對家鄉的認同感,村落才可能繼續發展下去,並提出教育是關鍵,「如果政府把學校弄好,家長就願意讓小孩子在這裡讀書,他們的童年就會在這裡」。
廖肇達提出,當地有良好的教育資源,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環。年輕人若不得不出外工作,可以請祖父母照顧孩子,讓他們留在家鄉受教育。如此一來,即便孩子長大後為了升學或工作離開家鄉,退休後很有可能基於對地方的認同感選擇返鄉。反之,若童年沒有在村落中待過,廖肇達說有些人甚至「把地賣掉就不回來了,等於是連根拔起」。
新店村村長謝燃廷也表示,最希望50、60歲的「年輕人」退休後能回來,「70歲以下都還有能力一邊照顧老人家,一邊做生意。」他說明50歲以下的居民回鄉難以維生,因此期望退休後有一定資本的中年人回去創業,也會有更多人為了找老朋友而返鄉。廖肇達更提及,外出工作的年輕人退休願意回鄉,老朋友重新熱絡起來,鄉下敦親睦鄰的感覺才能延續。
不過,儘管有些居民對家鄉情感連結強,卻會因為村落難以維生而卻步。徐世榮教授便表示,若想鼓勵更多人回鄉,保障居民所得是首要條件。例如日本因應高齡化社會,就曾透過補助保障到農村工作的年輕人三年所得薪資(註3)。徐世榮也舉例,日本還有農村再生計劃供居民申請,給予有心務農的青年基礎資本。他指出台灣鄉村再生也可以往農業發展,但他對現有《農村再生條例》提出建議,「希望這些錢能著重在農業生產方面,看能不能多提供就業機會,讓年輕人願意從都市回到鄉村裡」。
(註3:根據天下雜誌《獨立評論》,日本過去曾成立「地域振興隊」,獲選成為地域振興協力隊的隊員,在相關地域的工作可以從事一至三年,薪資根據人才具備專業技能程度發配,平均年薪約新台幣54萬至67萬。)
對鄉村發展期待不一 居民盼維持家鄉質樸風貌
其實從台灣各鄉鎮極限村落預測圖表中,可以看見台灣全島至169年幾乎都從綠色轉為紅色,顯示高齡化狀況的嚴重性。不僅如此,根據《聯合報》報導,眾多學者都預測人口高齡化的村落,未來將會面臨滅村危機。然而經過實際走訪,村民們大多不以為意,薯榔里里長潘裕隆也提出了看法,「還不至於到滅村的地步,但人確實會越來越少」。或許因為深知偏鄉發展的困難,長輩早已不敢期待年輕人回鄉。黃朝匡也指出,許多年輕人在外發展,新店村住戶數自然越來越少,但他相信許多人最終還是會基於家鄉的情感羈絆,在退休後回到老家生活。
村落也許不像城市有眾多消費娛樂設施,但村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老人早起耕種、到鄰居家串串門子就是愜意的一天,外人眼裡看似無聊的活動,卻是村落居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新竹縣峨眉鄉77歲的姜雪梅認為人們漸漸老去是正常的事,不強求村落一定要興盛,「到這個年紀覺得身體健康、平安就好。」平溪區薯榔里的詹媽媽則開玩笑形容都市生活就像「被關在鳥籠裡」,凡事都要小心拘謹,回到家鄉才能安心地放鬆,沒有發展也正好維持了原來的純樸。
雖然這四個村落發展時規範與資源上限制較多,導致居民不敢奢望大幅發展,但仍有些人在能力所及範圍嘗試創新並改善生活。例如新北市雙溪區泰平里的里民廖淑螺表示自發舉辦農夫市集,便是考量每戶都相距好幾公里,希望透過市集讓里民每週相聚,也讓平時沒有收入的老年人販售自行栽種的蔬菜。此外,廖淑螺與里民也利用已無人耕作的水梯田舉辦農務體驗,吸引不少親子遊客參加,讓更多人看見泰平裡恬靜怡人的風貌。
對於村落再造,徐世榮教授也指出「土地的適宜使用」極為重要,並非所有地方都適合高密度建設,「你覺得雙溪能蓋101大樓嗎?」且若是水源區,須兼顧環境的保護。因此在做土地規劃時,可考慮從當地的歷史與環境出發,如鄉村延續原有的農業就是種好選擇。他進一步解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的正面影響常被忽視,例如維持生態多樣性、涵養地下水等等,因此如果更多人願意回鄉投入農業,益處是所有人民共享的。
由此可見,從土地規劃的角度來看,極限村落未必適合大量的建設,應以符合當地環境的方式發展。而儘管居民對發展的期待程度不一,但都以村落不過度開發、維持原有樣貌為前提。因為他們會選擇留在家鄉,就是因為喜歡記憶中這個自小生活的地方。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兒童語言問題不是大隻雞慢啼二】破解迷思 家長應尋求專業 把握孩子黃金治療期
【兒童語言問題不是大隻雞慢啼三】治療資源失衡 影響孩子醫療權益
教育的另一個選擇 自學之路的理想與現實
【邊玩邊學 翻轉填鴨式教育 I 】教育結合桌遊 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想像
【邊玩邊學 翻轉填鴨式教育 Ⅱ】體制內的努力 桌遊開創教育新可能
【邊玩邊學 翻轉填鴨式教育 Ⅲ】體制外的推動 玩轉重塑教育價值
【兒童語言問題不是大隻雞慢啼一】親子互動好壞是關鍵
排球再出發 盼企業挺身促職業化
在天空飛翔的鈔票 台灣賽鴿利益解密與合法化之路
農業注新血 青農耕出新芽苗
你的美術課被借走了嗎? 扭轉副科處境的美術教育之路
被忽略的文字之美 台灣字型設計的漫漫長路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