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鳴新北
【記者邱海鳴新北報導】鼓棒落下,鼓音時而氣勢磅薄,聲聲震入人心,時而碎如細雨擊屋瓦,選手臂膀則隨節奏擺動,亢奮之際大開大合。「2020明志書院文化藝術節──泰山鼓藝大賽」於5日至6日在明志科技大學開打,現場鼓聲震天,不同領域、年齡的「鼓」中好手齊聚交流技藝。
本次泰山鼓藝大賽共有31隊參賽,並依照傳統鼓藝與戰鼓、年齡、身心條件,一共分成九組競相爭逐。比賽前參賽隊伍便會將鼓具推至舞台、擺出鼓陣,凝神靜候表演開始。多數鼓陣會排出二至三列鼓,主鼓手在中央,鑼、鈸壓陣後,此外也有些加入音階鑼、木琴、大太鼓等樂器演出。表演風格則各有千秋,日式太鼓演出力與美,也有鼓樂取材自台灣舞獅氛圍。宜蘭縣清溝國民小學更融合鑼鈸與木琴一同演出,讓空靈的叮噹聲與渾厚的鼓聲、鑼聲譜出交響曲。
「不是觀眾來詮釋表演,而是表演者要傳達什麼給觀眾,觀眾就只能看到什麼。」主辦人兼裁判長、中華鼓藝協會理事長林玉龍解釋,評選標準不僅包含外顯技巧,更要能投入自身,讓觀眾完全融入在表演中。樂齡組的「鼓祿So鼓」團長蔡妙慧表示,他們盼能藉表演帶領觀眾由外而內進入自我、沉澱內心,因此模仿優人神鼓的風格,表演自編鼓曲《擺渡》,「節奏由慢到快,搭配如划槳般的肢體動作呈現。」慈濟科技大學國樂社則是以國樂傳統鼓藝為風格,擊打出祝福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鼓鳴盛世》。
泰山鼓藝大賽讓選手展露精湛技巧,更是鼓隊們相互觀摩、學習的機會。慈科大國樂社團員鄭欣凌坦言,即使鼓是國樂中不可或缺的樂器,但表演以鼓為主的樂曲較為陌生,「我們並不是專門在練鼓,所以在力度與肢體表現上也可以藉由觀摩其他表演者來了解。」而身心障礙組「心路響鼓隊」團員林永懿則說:「在打鼓時常需要做出一些小的細節,要做的更精準、更棒是較為困難的。」他也表示,聽到其他隊伍喊聲響亮,讓自己察覺能改善之處。
創社甫半年的明志科技大學鼓藝文化社也到場學習各隊的台風、技術,鼓藝文化社副社長楊凱翔表示,社團在師生的支持中成立,校方也為鼓勵學生參與,讓鼓藝社社課成為學分課。「學術要跟生活結合。」投身鼓藝四十餘年的林玉龍說明,他協助大學成立鼓藝社,希望將鼓藝發展成新北市泰山區的生活文化產業,「不僅要將文化融入進生活,還要成為一種產業,(讓鼓藝文化產業從業者)吃得飽外還得吃的好!」
「比賽沒有設置獎勵,每個來參賽的隊伍都是發自內心覺得打鼓快樂才來的。」林玉龍強調舉辦泰山鼓藝大賽的初衷是「打鼓很快樂」,他觀察,參賽者們不顧名利,就算手掌因打鼓爬滿厚繭,也未必能握住冠軍獎盃,還是持續笑著打鼓。「鼓祿So鼓」團員們更同聲吐露,鼓藝不僅能釋放壓力,有助於身心靈健康,也凝聚起他們的友情,「要是可以,希望能一路歡鬧著打進電視台(表演)!」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