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佳、盧冠雯 / 新北市
就讀台南一所國中的小鳳(化名),在三歲時罹患了神經癌,其後癌細胞更轉移到心臟、肺部和支氣管。每看到小鳳接受切片化療,那長達十公分的切口,讓小鳳的媽媽很不捨,但小鳳卻很勇敢,跟媽媽說:「我不痛。」與癌症奮鬥十多年的她,戴上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為她訂製的假髮,重新回到校園唸書。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每個月為癌童訂製假髮的計畫,至今幫助許多小朋友再次地走入社會。
量身訂做假髮 助癌童重返社會
一九九七年,周進華先生與郭盈蘭女士的孩子周大觀,罹患惡性橫紋肌癌不幸離世,身為父母的他們承受許多煎熬,但也因為得到旁人的協助,決定貢獻一己之力,成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供癌症病童以及親人對於血保方面的權益、治癒癌症相關知識,與情感上的陪伴。基金會主動聯絡治癒成功的親屬,轉借給正在發病的病童,讓過來人以最真誠的情感,陪伴因癌症而遭受磨難的家庭。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也替癌童製作假髮,從二0一一年開始,已經幫助超過三百位癌童。基金會當初因為看到很多家長,害怕罹癌的孩子經過化療之後,掉光了頭髮,而上學遭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於是將孩子留在家中。基金會不希望孩童與社會隔離,希望鼓勵病童走出苦痛與社會觀感的束縛,於是提供免費的假髮,讓孩童與一般人一樣,重返社會。
透過官網募集頭髮的資訊、在台北等地舉辦大型捐髮活動,募集真髮,送至合作的廠商,依照申請癌童的頭圍、髮際圈,量身打造一頂又一頂「真的」假髮。
|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李文仁手拿捐贈者鼓勵小卡。 |
鼓勵大眾捐髮 公益逗相報
副秘書長李文仁表示,為癌童製作一頂假髮,平均需要十束,基金會春夏季一周平均可以募集一百五十束,秋冬為七十束。透過癌症病童所屬病房的社工,向基金會呈報病童假髮的需求,實際與兒童接觸評估狀況後,對外募集大眾的頭髮。當學生得知消息而獨自捐髮寄來基金會時,基金會將感謝函寄至學校,並請學校公開表揚。副秘書長李文仁:「我們希望以公開表揚的方式,鼓勵學生邀請好友捐髮,一個影響一個,讓大家知道做公益不只是捐錢,捐贈自己的頭髮,也可以讓癌童受惠。」
讓李文仁感動的是,有些捐髮者捐髮的同時,在附帶的小卡中,寫下肯定基金會製作假髮的理念。「有些國小的孩童跟著媽媽一起留長髮,與剪下來的秀髮合照,打破小豬存錢筒捐零用錢,寫下鼓勵基金會和癌童的字句,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滿滿的愛。」
擔任國小老師的劉美玲女士,鼓勵就讀國小四年級和六年級的女兒,一同捐贈頭髮給癌童。劉女士表示,因為自己的媽媽以前罹癌,也有戴假髮的需求,所以特別熱心於捐髮這項活動,希望以自身身教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小孩回饋社會,關心這一群癌童。
|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出版品,鼓勵癌童勇敢面對癌症。 |
|
募集而製成的假髮。 |
癌童困境 需要你我的關懷
小鳳的媽媽蔡女士表示,當初在媒體上看到基金會提供假髮的資訊,而申請假髮,她認同罹患癌症的孩子,戴上假髮重返校園的理念,「國中小女生注重美觀,戴上假髮,可以讓我的孩子回歸寧靜的校園生活。」
話鋒一轉,蔡女士提到南北醫療、社會福利分布不均的問題。在北部有許多民間基金會,能適時提供癌童家屬治療資金、物資方面的協助, 南部地區卻很少有這些社會資源,必須北上,是一筆額外的負擔。
缺少醫療資源的問題可以被克服,但其實小朋友最需要的,莫過於社會大眾的陪伴,哪怕只是大哥哥大姊姊們帶著糖果,為他們讀繪本,鼓勵他們勇敢,陪伴癌童度過人生艱難的考驗。
|
捐贈者關懷手信。 |
提倡生命教育 讓社會接納癌童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最終的目標,不只是鼓勵孩童走進社會,更希望能集結社會的愛心,擴大募髮和其他專案活動,募集資金幫助他們完成遊學、旅遊的夢想,李文仁說:「讓癌童知道社會有一群默默關心他們的人,出錢出力,幫助他們達成夢想。」
基金會在未來也將投入更多資金宣傳捐髮的理念,舉辦講座讓大眾更認識癌症,提倡癌症的教育,藉由癌童的生命故事,教導社會大眾的孩子,以正確、尊重的心態認識生命。
延伸閱讀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捐髮Q&A
為癌童落髮 小姊妹:會長回來
捐髮助癌童 小4男童忍異樣眼光留髮2年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