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盈、吳佳欣 / 新竹縣
在兩排綠灰色的建築物中,有一以藍色大門為標誌的獨立書店——「瓦當人文書屋」。書店創辦人陳晏華與丈夫實踐從小對書籍和閱讀的熱情,堅持親自挑選每本店內書籍,並以書店作為人文據點,舉辦多元藝文活動,也在店門口設置漂書箱,推廣閱讀,使閱讀種子開始在竹東鎮上發芽成長。
瓦當人文書屋的書籍簡潔整齊地擺放在書櫃上,方便民眾選書與拿書。 |
在家鄉實現夢想
「有想做的事情就要趕快做,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做」,因為懷孕而辭去工作,回到丈夫家鄉生活的陳晏華時常思考自己想做什麼,二O一三年母親的驟逝讓她決定鼓起勇氣做想做的事——開書店。於是,和同樣喜愛書籍和閱讀的丈夫討論後,就向文化部申請文創圓夢計劃。
二O一三年五月計劃通過後,陳晏華和丈夫就著手開店事宜,並決定書店在丈夫的故鄉——竹東鎮扎根。陳晏華與丈夫僅將書店環境做簡單整理,混合拼湊從各處旅行和收集的素材,簡單典雅的瓦當人文書屋就於同年九月開幕。
陳晏華和丈夫期許瓦當人文書屋以竹東鎮做為據點推廣閱讀,成為文化交流園地,讓被稱為文化沙漠或科技城的新竹縣,增添文化氣息。而兩夫妻取店名的意涵,也是希望書店能如「瓦當」,這個具歷史特色的古代建築物件一樣,承接知識雨水,保護當地人文故事,讓書香在竹東鎮飄散。
除此之外,他們也希望書店能提供當地居民不一樣的休閒場所,讓民眾在吃喝玩樂的休閒活動外,可以多一種選擇。在瓦當人文書屋網誌上,陳晏華也寫下這麼一段話:「竹東鎮可以沒有手搖飲料店、可以沒有雞排店、可以沒有服飾店,但是不能沒有獨立書店。」
陳晏華和丈夫將書店的核心概念-「瓦當」放置在書店木櫃上的顯眼處。 |
獨立書店 獨特巧思
瓦當人文書屋以販賣人文史地的新書為主,可細分為小說、詩集、各國文學、哲學、生活風格、攝影和旅行書等種類,而店內每本書籍都是陳晏華親自挑選的,從自己喜歡的人文史地類的書籍再仔細幫書店顧客挑書。「想與鎮上其他書店有所區分」,考慮獨立書店的特質,陳晏華自己聯絡出版商和經銷商,在自己的店裡賣自己喜歡或是想支持的書籍,這是陳晏華的堅持。
陳晏華特別喜歡獨立發行的書刊,有次在咖啡廳看到觀察台灣農漁業在地生產文化的獨立書刊《風土痣》,其獨特編排和與生活飲食相關的日常主題很是吸引她,於是陳晏華決定將《風土痣》帶回瓦當,推薦給更多人知道。
除了可以在進書和挑書上看到陳晏華的用心外,也可以在書籍分類上看到陳晏華的巧思。以「詩的世界如此靜謐」區分詩集,用「走吧~去日本旅行」分類日本旅遊書籍等,都是陳晏華憑著自己的感覺所下的分類標題,有別於一般書店單純用書種區別書籍,在瓦當人文書屋可以感受到陳晏華和她丈夫暖暖的人情味。
曾去過瓦當的新竹市民李宛庭認為書店和都市裡的獨立書店相比,規模雖小,但卻很有「人」味,陳晏華和客人的互動多,更能從陳晏華的身上學到不同的閱讀想像,例如同一本書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欣賞,豐富自己的思考意境。
明亮優雅的藍色大門和乾淨的落地玻璃為小鎮風光增添新風貌。 |
面對困難 樂觀面對
書店雖在竹東鎮,但客源卻大多來自竹東以外,當地居民反而比較少,不過有慢慢在增加當中,陳晏華說也許是網路宣傳比較能觸及外地的朋友,而竹東當地民風比較保守,剛開幕時有些居民會一直在外面看,但不敢走進來,現在是居民會因為書店被別人提起過,增加他們的興趣,而主動走進來看看。
「其實剛開幕的前半年幾乎沒什麼人會來」,陳晏華說就連路過的人也不會進來,讓她有過不少挫敗,也會懷疑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畢竟店裡有一定的營業成本,丈夫的收入也剛好跟生活開銷打平。但她仔細思考後發現開書店其實有許多附加價值,尤其是看到越來越多人在留言本里的寫下的字句,讓陳晏華覺得很感動,並且鼓勵自己開書店的初衷本來就不是營利,只要慢慢做、慢慢地累積經驗就好。
除了自我打氣以外,陳晏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瓦當,走進瓦當,她和丈夫決定舉辦一些藝文活動,自己想主題和邀請來賓,透過活動把人帶進來。目前瓦當人文書屋已經舉辦過講座、讀書會、音樂會、電影欣賞會和課程,提供多元的內容增加民眾的參與意願。
陳晏華說女歌手萬芳是她最喜歡的偶像,當初要辦講座時就想邀請她來,結果沒想到萬芳一口就答應,讓她非常 驚喜。活動當天邀請萬芳與一位人類學老師對談人類的內在本質,許多慕名而來參加的民眾擠滿了書店,更有從大陸來台灣遊玩的觀光客專程來店裡參與。
店內牆上貼著許多應邀來參加活動的來賓留影和留言。 |
關心當地 放眼未來
書店門旁擺放著黃色漂書箱,書店和民眾捐的書都會放在裡面,想要看這些書的人可以拿回家看,看完可以再放回來,繼續傳給下一個人。「就是希望大家能多看點書」,陳晏華認為閱讀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想透過這樣的活動推廣閱讀,目前也已進行一年多了。
陳晏華以自己喜歡看書和旅行為例,她說看書和旅行對於人的影響相比,當然旅行會影響比較大,可以多看看外面不一樣的世界,若是沒有辦法去外地旅行時,也可以廣泛地閱讀書籍,多了解別人的故事,使自己的想法不會這麼狹隘,不會做任何事時想到的都只有自己,會多一點包容心。
除了以書店為推廣閱讀的據點外,瓦當人文書屋也相當關心竹東人文故事和議題。二O一四年十月,竹東國中的美術老師彭雅芳帶領美術班學生製作出第一本由學生撰寫、編輯的地方刊物《逐步東行》,發行五百本,免費發放。當初創刊號要出刊時,彭雅芳和同學們曾來店裡採訪瓦當人文書屋,也和陳晏華討論初稿,彭雅芳說因為自己喜歡人文相關的事物,所以當初看到竹東鎮上有這麼特別的書店時,就進來看看而結識瓦當。
今年彭雅芳更打算推出第二期,書店也會幫忙發行和贊助,陳晏華希望能將這份刊物推到全台灣的書店裡,和喜愛這塊土地的兄弟姊妹一起傳布竹東的美好。
近期書店也關注竹東林務局宿舍區的保存活動,陳晏華說林務局有計劃要開發那塊區域,可是還有林務局的遺孀居住在宿舍區裡,加上宿舍區裡有許多寶貴的樹種和未開發的淨土環境,許多民眾認為宿舍區有要被保護下來的必要性,瓦當人文書屋也加入保存活動,希望能官方能和民眾溝通相關解決方案。
未來,陳晏華希望書店走向社區企業的形式,除了深根在地,例如推廣閱讀、開發更多課程,也會持續參與老房子和舊文化的保存運動,再來就是回饋社會,陳晏華今年四月和朋友到附近的五峰山,幫助五峰鄉內的弱勢家庭小孩,以講故事和送書的方式陪伴他們,「因為我自己有小孩,也希望所有的下一代生活都可以很美好。」
書店櫃檯上擺放著陳晏華從小收集的卡帶和歌詞本提供民眾觀賞。 |
延伸閱讀
瓦當人文書屋臉書專頁
瓦當人文書屋-痞客邦
侯季然《書店裡的影像詩》─瓦當人文書屋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