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謙、劉佳軒 / 新北市
《三峽客》是記錄三峽人文風情的學生地方媒體,從採訪、撰稿,到美編、出版,都是由學生組成的社員們一手包辦。《三峽客》社長高甫承說:「客觀報導三峽各方面的事情,把我們知道的用文字書寫出來,讓居民對地方有更多的認識。」他們紮根在此,報導三峽在地事務,參與社區大小事,記錄在地豐富的人文特色,也替三峽人保留共同的記憶。
「透過主流媒體作為資訊來源,往往忽略了地方的特質與重要性」,《三峽客》團隊看到主流媒體中的在地新聞容易忽視地方文化背景的情況,於是辦起了真正「三峽人聲音」的地方報。
傳遞真三峽人的聲音,不受家鄉限制,心在三峽,就是三峽人。社長高甫承說「我是一個台中人,但我認為我是三峽的一份子,喜歡這個地方,三峽的事我都想要參與,但外地人只能用有限的時間,盡量為三峽多做一點事情。」
二〇一二年創刊至今,《三峽客》報導的內容,不受局限,凡是三峽事務,都是他們的報導範圍,內容橫跨傳統美食、行政事務、在地文化等,讀者群也非常廣闊。《三峽客》記載著這些「三峽客」對三峽做出的貢獻,這群三峽客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地方事務,用能力為自己喜歡的地方做事,為在地居民與學生留存共同記憶。
二〇一六年四月,〈三峽老街石板路及鑄鐵蓋板遭拆事件〉專題報導,透過不斷報導事件的經過與結果,《三峽客》成功扳倒政府決策。三峽老街石板路石磚無預警遭拆除,引起居民不滿。《三峽客》結合當地居民、文史工作者及其他社群媒體做了追蹤報導與抗爭,更促使市長朱立倫為此道歉,展開重鋪作業。
三峽老街石板路石磚刻有出身於三峽的藝術家李梅樹畫作,更具有三峽居民走過的生活記憶和歷史,卻受當地區公所行政人員忽視,只因下雨天騎車過去很容易打滑摔車,就遭到拆除。高甫承直言,那邊本來就不是給機車騎過去的地方。
〈三峽老街石板路及鑄鐵蓋板遭拆事件〉後,這群為三峽努力的學生們也看見了在地文化傳承的必要性。《三峽客》除了出刊,也籌辦、推廣藝文活動,像是三鶯走路節、三峽限定品牌成果展、在地踏查活動等。實際理念化為行動,《三峽客》除推廣在地文化,高甫承也全程跟隨解說員的步伐,與團隊人員一同參與由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舉辦的踏查活動。
解說員林炯任先生說,《三峽客》的青年朋友,都是對三峽文史有高度興趣,也關心鄉土文化發展,所以在活動中討論起來,顯得十分豐富精彩,空氣中充滿著年輕的氣息。
高甫承說,臺北大學學生對三峽較缺乏認同感,覺得自己只是過客,由於三峽生活機能不如臺北繁華地帶,學生們下課便會離開,他們只認同臺北大學。北大地區與老街區的居民之間也有隔閡,他們各過各的生活,《三峽客》發掘校區與古街區的故事,盼兩區居民、學生相知相惜。
《三峽客》推出專題報導〈三峽臺北大學 十年印象〉蒐集三峽居民與北大學生對臺北大學校區的想法,又推出〈「麥」擱來啊!–麥仔園地區都市計畫的癥結〉幫助民眾了解都更,這些報導都凝聚的功能。
走進《三峽客》辦公室,看到很多箱子,裝著過期的《三峽客》紙本刊物。《三峽客》團隊正思考,紙本刊物的效益還夠不夠大?目前暫停出版紙本刊物,未來會往電子媒體發展。
《三峽客》的特點是,由學生社團創辦,優點在於社團隸屬於臺北大學,可以使用臺北大學的資源。又正因為學生性質,在與地方長輩接觸時,長輩並無戒心,都很信任團隊成員,也很願意分享一些資訊給他們。
學生媒體的缺點卻是,畢業的學長姐容易因就業考量,選擇離開《三峽客》,成員流動性大。另外,在地人脈需要長久耕耘,對於短期性的社團成員而言,是個困難問題。至於,高甫承提及畢業後的去留,他說:「起碼等到社團穩定後才會離開,如果可以的話還想擔任顧問。」
採訪側記
剛開始查到《三峽客》的背景時還不太了解為什麼有人會那麼熱心於自己大學的社區,到實際採訪和跟著他們出席在地活動之後,才感受到他們的熱情。他們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學時期來到這個地方,想要為這個地方做點事的心情,我從採訪中完完全全的感受到了。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學生媒體《三峽客》 保存地方共同記憶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