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山、蔡昀容 / 新北市
台灣兒童少年希望協會致力於照顧弱勢家庭的孩童,目前在鶯歌、三峽、樹林皆有服務據點,他們結合在地資源,與在地人一起照顧在地的孩子,給予更多陪伴與關心,讓孩童重拾自信與笑容。
許多弱勢家庭無法給予孩童適當的陪伴與照顧,家長除了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源能夠提供孩子完好的環境。因此,台灣兒童少年希望協會針對有需求的家庭進行家訪與評估,「我們家訪主要是針對清寒,但沒辦法拿到福利身份的家庭,因為他們都還是有經濟困難。」協會的秘書長林芯怡說,協會透過與學校、社福單位與公部門合作,建立鶯歌、三峽和樹林三個據點,希望能減輕更多父母照顧孩子的壓力。
除了協助兒童課後照顧及生活輔導,協會工作人員會細心了解每個孩子的成長背景,「接觸孩子家庭是很重要的部分,因為不了解就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林芯怡認為,很多孩童的狀況都與家庭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協會除了照顧之外,也有責任關心孩子的家庭,並且提供有特殊需求的個案必要的資源和轉介服務,像是法律諮詢、急難救助、緊急安置等等,透過資源整合的方式來照顧這些弱勢家庭。
協會工作人員針對孩子的需求會規劃不同的活動,不只讓孩子接觸手工藝、烘焙、美術課等課程,有時也會帶孩子到不同縣市走一走,讓孩子不會侷限在自己的小小空間,而是有機會了解不同的城市。今年暑假,協會和附近國小合作,舉辦兩天一夜的營隊,讓孩子體驗溯溪、高空活動,進而認識山林。林芯怡表示:「我們的孩子接觸的東西比較少,沒有一些外在刺激,對外面的世界就不是那麼認識。」所以他們更希望孩子能透過「玩中學」、「做中學」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方向與興趣。
較特別的是,協會工作人員特別為孩子舉辦職業探索課程,邀請各行各業的人為孩子進行演講,像是刺青師、水上活動教練、軍人等等,鶯歌據點的社工張立遠說:「因為之前讓孩子做過問卷,發現他們對職業的認識只停在爸媽的工作。」而透過這些有趣、實作的職業體驗活動,不但能增加孩子對於職業工作的初步體認,也讓他們對於未來的想像能更寬廣。
林芯怡坦言,每個來到協會的孩子通常沒有完好的家庭。這些孩子可能是在學校的成績後段班,也可能是讓老師頭痛的問題小孩,甚至被當成異類,導致孩童內心感到不舒服、沒自信。然而在學校的體制裡,老師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也沒有餘力去觀察每個孩子的特殊之處,「但是回到我們這裡,每個孩子都有優點,我們不需要設定他一定要是什麼樣子。」林芯怡認為,當小孩發覺自己其實沒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很多的行為或是狀況就能夠被改善。
協會內的空間規劃也是專門為孩子所設計,不像補習班總是將教室一間一間隔開,這裡將整個環境打造成開放式空間,並特別在空間的中間設計成斜坡式大草原,讓小朋友能夠盡情玩耍。社工張立遠說:「讓孩子在同個空間裡面會讓他們累積很多情緒,而且這樣好死板,我相信他們不喜歡。」這樣的設計讓不同年齡層的孩童沒有隔閡,感情也會更緊密。另外,協會也特別設計一個小空間作為諮商室,燈光採用溫暖的黃光,擺設也格外溫馨,讓孩子們能放心吐露心聲、盡情抒發情緒。
小學四年級就來到鶯歌據點的馬耀,從小由阿公帶大,少了家人的陪伴與關心,所以他早就把這裡當成第二個家。他笑說:「來到這邊最大的改變喔,就是從不愛笑變得愛笑啊!」馬耀不但在協會安排的課程中學會彈吉他、彈電子鋼琴,活潑開朗的他,在今年的世大運也成為開場表演的一員。馬耀現在已是大學生,雖然脫離協會的照顧,但只要沒課就會回來帶著弟弟妹妹寫作業、玩耍,「除了回家之外最常來的地方就是這邊啊!」
兒童少年希望協會秉持著在地生根的理念,三個據點都只照顧當地的孩子,並結合社區資源來提供服務。林芯怡說:「畢竟小朋友都在這邊長大,不管是學校、鄰居、商店都可以成為資源,這樣我們就像無時無刻都在孩子身邊。」通常工作人員在假日不上班的時候,孩童反而最容易有狀況,藉著與社區合作便可以預防孩子在外遊蕩的機會,也更能掌握孩子的資訊。
另外,協會也與在地的文化產業合作,讓孩子深刻認識自己的家鄉,並了解在地的文化產業。像是鶯歌據點的孩子會認識鶯歌的陶瓷文化,而三峽據點因為位在隆恩部落,服務的孩子多半是原住民,協會則會安排族語教學、部落廚房、原住民舞蹈等活動,讓他們隨著自己的腳步,找到原住民在都市生存的樣貌,不只讓在地人服務在地的孩子,也讓家鄉成為最好的依靠。
「我們只希望可以陪伴孩子走這一段路,讓他們知道有問題的時候還是可以回到這裡。」林芯怡說,離開這裡的孩子有發展好的、也有的不是符合他們的期待,但是協會的工作人員一定會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與關心,讓孩子能在愛的環境中快樂長大。
採訪側記
來到這邊馬上就被這裡活潑的環境所吸引,開放式的空間和中間的斜坡式草皮,讓小朋友做完功課可以在那裡玩耍,草皮旁有一面彩繪牆,上面畫滿了協會裡所有老師和孩子的臉,十分溫馨可愛,也讓人感覺到這裡的每個人都是被在乎的。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以愛陪伴 打造孩子的希望樂園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