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昊邕、陳慈晏 / 台北市
按下電鈴,循著樓梯上樓,打開門只見一處採光充足、靜謐溫馨的私人圖書館 — — 櫞椛文庫。書店以日本文學為主,源於館長林廷璋對日本文學的熱愛,盼以此吸引與他喜好相投的客人來書店享受恬靜的閱讀時光。
櫞椛文庫館長林廷璋學生時期主修音樂,當時只能用練音樂之餘的瑣碎時間學習,所以他常常往學校圖書館跑,這令他對圖書館有著深厚的感情。在畢業後,他曾到不同的職場與行業就職。在陌生的領域中,幫助林廷璋最大的就是閱讀,不只讓他發現了開書店便是自己想要做的事,也讓他最後決定開設一間私人圖書館。
櫞椛文庫作為私人圖書館,店內書籍完全依林廷璋的喜好,主要以中日文小說與詩集為主。林廷璋從國高中時期開始接觸日本文學,深深被其吸引,「發現其實讀了那麼多種,還是覺得在日本文學的文字給我的感覺是比較親近的。」
沒有醒目的招牌,只有門鈴旁的標誌顯示著櫞椛文庫的存在。「尋找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可能很困難,正因為困難所以會變得很難得。」堅持不使用招牌,林廷璋認為透過尋找、認識與了解,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空間和書籍。
在當初書店選址時,林廷璋表示,一見到這個空間就馬上簽下,因為在台北很難尋覓到一處採光充足的空間,更希望能夠讓客人在進入櫞椛文庫時就能感受到光線的重要。因為充足的光線,櫞椛文庫得以擺設許多植物,成為書店內獨樹一幟的景象。「有時候其實人很直覺,就是你進到一個空間裡面你會不會喜歡。」林廷璋希望這樣的書店空間,能讓來者體驗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感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在規劃櫞椛文庫時,林廷璋說這是他常常會想到的一段詩句。「很多美好的事情是要花時間去尋找跟探訪的」,林廷璋希望客人在尋找到這個空間之後,能認為這裡便是適合他們的一隅。顧客林莉瑄表示自己在尋找這個空間時,費了不少時間,但在找到之後,認為櫞椛文庫「真的是一個讓我覺得尋找過程很值得的地方」。
許多私人圖書館以計次形式收費,櫞椛文庫則是罕見的以計時式收費。林廷璋解釋,計時收費一方面能喚起消費者對於時間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傳遞閱讀不一定需要固定形式。在單一空間閱讀文字,反倒是可以跳脫傳統對於閱讀的定義,擴展閱讀的範圍,像是聆聽講座、參訪展覽、參加活動等等,都可以算是進行「廣義閱讀」。
呼應「廣義的閱讀方式」,櫞椛文庫舉辦了許多類別的活動,「我相信沒有獨立書店有辦法做到我們這樣的類別跟廣度」,林廷璋自信的說。成立至今已舉辦過多次活動,但多以單場為主,林廷璋希望在未來能夠舉辦系列活動,「如果他是一個很完整的系列,你會花更多時間去了解這本書、這個人,甚至這個作家」,透過系列活動引起對活動相關知識的興趣,進而深入了解。
近年來,許多書店因為資訊化帶來更方便的購書管道,無法匹敵而倒閉。林廷璋認為,私人圖書館的經營模式將會成為未來獨立書店轉變的方向,書店被侷限成一個買賣的場所,而私人圖書館則是為了保存及收藏,相較之下有更深的責任與意義存在。
在台灣,「私人圖書館」的經營方式並不常見,顧客林映儒笑說:「在一開始來到這個地方時,看到是計時收費完全一頭霧水」。經營至今,林廷璋表示越來越多人能夠理解這樣的經營方式,但仍需要時間去推廣。林廷璋期許私人圖書館的經營模式能購成為台灣書店永續發展的新方向,也能夠帶給讀者嶄新的閱讀模式。
採訪側記
或許是因為從小學音樂的關係,館長林廷璋充滿著一股斯文的氣息,讓人相處的時候覺得很舒服。而櫞椛文庫這樣的空間給人一種很放鬆的感受,是一個能讓人在閱讀的同時能夠享受空間所帶來的純淨與開闊。「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如館長所說,要尋得一處自己喜歡而且適合的地方,必須用心地尋找,或許會經過曲折的小徑,但最終仍會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巷弄中的「櫞椛文庫」 書香花香飄進心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