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絲、賴霈芸 / 台北市
一般專業性質的管樂團,通常都以大型演奏為目標,規模龐大且訓練嚴格,但團員間的關係往往僅止於演出夥伴。有一群對音樂懷抱熱情的同志組成了「彩虹城市管樂團」,以音樂凝聚力量,憑著對LGBT的支持彼此關係更加緊密,藉手中的樂器為理念發聲。
十幾年前,彩虹城市管樂團團長張維楷曾經參加過同志管樂團,因為一些營運上的困難最終宣布解散,但他始終無法忘懷團員們間一同努力的情誼,便在二〇一四年成立了「彩虹城市管樂團」,以支持婚姻平權為主要目標,曾在許多同志活動中演出,成立三年後正式向政府立案,成為台灣第一個以同志為主體的管樂團。
和專業管樂團不同,招募成員並沒有正式徵選,主要靠朋友間的口碑相傳,成團初期的四個成員,到現在擴展到四十五個人。彩虹城市管樂團的成員以業餘人士為主,來自四面八方,有著各自不同的工作,但同樣的是,他們都秉持著對於LGBT友善、支持的態度,並藉由音樂傳達理念。
彩虹城市管樂團平時會在台北地下街演出,演奏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的完整曲目,有時也會參加或是策畫快閃活動。為了準備這些表演,團員們會利用周末時間,在結束一週工作後,於每個禮拜天的晚上相約練團。
張維楷生長在信仰天主教的家庭,雖然從小就清楚自己的性向,但同志議題卻是家中的禁忌話題,一直以來都無法開口說,只能透過「不說破的反抗」,像是離開家中,在外頭自己租房子,來表示自己堅決的態度。
張維楷是一位音樂教室的老師,平時教導小朋友之餘,也參加管樂團,團員們時常用「媽咪」、「楷媽」來稱呼團長。就像是害怕小孩不見的母親一樣,張維楷說,他最害怕的就是團員們離散,管樂團消失。他對於事物能夠用開放的角度去思考,不墨守成規,面對眾多不同特質、個性的團員,也能有廣闊的包容心,努力地維繫團員們間的情感,鞏固彼此的連結。
在彩虹城市管樂團中看不見嚴肅繁瑣的練習過程,反倒是像聚會般,大家每次練習時都當作來見見朋友、聊聊天,互相打鬧開玩笑,整體氛圍輕鬆愉快,團員間的關係甚至可以說像是家人般緊密。
團內唯一一位已婚異性戀者Eric,是三個孩子的爸爸,曾經出國留學,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禮,也結識過許多不同性傾向的外國朋友,對於音樂充滿愛好,由於有認識的團員便一同加入了彩虹城市管樂團。
在團員大多是同志的情況下,Eric起初擔心會因為彼此的不了解而產生隔閡,但一切都是多慮的,「對我而言同志只差別在性向不同,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Eric也時常帶著孩子欣賞自己在彩虹城市管樂團所參與的演出,不論是面對如同彩虹城市管樂團或是其他同志團體,Eric從不曾透過有色眼鏡看待。
彩虹城市管樂團的首席蔡宗旻,主修豎笛,是一名全職音樂家,由於工作生活方式和個性的關係,不喜歡也不常與人接觸,未加入管樂團之前,他笑稱自己是一個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對於一些事物有著自己的偏執,並不擅長包容他人。
在一次機緣下,從前埋首於音樂和唸書之間,以逃避社交問題的蔡宗旻,終於突破心防,和管樂團一同參加了同志大遊行。上街遊行對他來說,是項前所未有的考驗,必須嘗試先前極為抗拒的與群眾交流。蔡宗旻有感的說,「不用害怕也不用感到不安,因為有大家的陪伴。」加入管樂團後,他有了改變,不再為人群聚集的環境而擔憂。現在的蔡宗旻,不只技藝精進,改變更多的是心靈的成長。透過公開演奏,他更希望能藉由音樂傳遞愛不分你我。
彩虹城市管樂團創團之初所提倡的婚姻平權,因法案的通過而告一段落,然而通過政府立案後必須承擔更多責任,樂團有了營運的新走向。由於團員大多是業餘人士,管樂團的專業與素質程度成為往後是否做售票演出的考量。
即使懷抱著忐忑的心情,團長張維楷仍希望能憑藉彩虹城市管樂團的力量影響更多人,除了繼續關注支持同志議題之外,未來也希望能給予罕見疾病、同志易患疾病和兒童等其他弱勢族群更多關懷。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是彩虹城市管樂團的練團日,約莫有三十多人,陣仗浩大,團員們認真練習,展現出專業的一面,休息時間卻像是變了個人般,整體氣氛非常歡樂,大家都很風趣可愛,甚至有團員配合我們拍照擺出嫵媚的POSE,十分搶鏡。最後樂團還為我們特別演奏了他們的招牌曲張惠妹的「彩虹」,非常的厲害,一點都不像是業餘的,讓我們聽了一場美妙的演奏會。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用音樂在天際畫一道彩虹 彩虹城市管樂團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