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玉、吳承遠、郭卉寧 / 台北市
傍晚時分,許多人趕著回家休息,而此時正是「萬華社區小學」熱鬧的時刻。大家雖都初次見面,餐桌上卻有親切的自在感;創辦人陳德君早在廚房裡,忙著烤魚、炊飯、蒸地瓜,一下子就變出滿滿一桌菜,屬於萬華人的家庭聚會即將開飯。
這是兩週一次的「清冰箱菜」,大家可以自由參加聚會,沒有報名限制,時間到了便可逕自上樓,「我們不玩自我介紹,也沒有一定得聊些什麼,餐桌上大家舒服自在最重要!」陳德君笑容可掬地迎接每一位進門的食客,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有一副碗筷。
清冰箱菜顧名思義,是希望大家把冰箱煮不完的菜帶來,除了盡力達成零剩食的目的,也提供一個免費的場所,萬華人可以在這裡交流情感。每到週三,傳統市場的攤販會將賣不完的菜交由萬華社區小學簡單烹飪,隨著每一次的聚餐活動,厝邊的情感也更加濃厚。
長桌旁圍滿了人,有退休教職、年輕夫婦和幾位職業媽媽帶著孩子,大人們聊著小孩經、萬華的過去,一旁的孩子也早早打成一片,玩得不亦樂乎。辦公室內,飄出一陣陣菜香,和濃濃的人情味。一頓簡單的晚餐,不僅能牽起萬華人的情感,無形之中,也成為大家在繁忙生活中喘息的空間。
就讀台大城鄉所的陳德君,學生時期因為課堂作業的關係,深入萬華做田野調查、社區營造規劃,從此深陷其中「我不是萬華人,但我覺得萬華很吸引我。」畢業後,只當過幾個月的上班族,更自嘲自己不是個合格員工,後來選擇回到老地方,重新做起社區規劃;而比起萬華地區,陳德君更愛的是萬華的人。
萬華從過去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到現今的都市更新計畫,百年歷史銜接現代繁華,發展商業之餘不忘古蹟活化,巧妙融合傳統與現代,萬華的人也是如此,少了點都市人的隔閡,多了點鄉村人的熱情。也只有親自待過,才能感受到萬華獨有的新舊共存的「矛盾」。
回到萬華的第一年,陳德君成立萬華社區小學,拿著政府補助,她和糖廍文化協會合作改造國宅辦公室,成立史蹟公園「糖廍文化園區」,儘管當地居民曾為了古蹟的去留爭吵不休,甚至意見相左分成兩派;但如今陳德君每年還是會回園區參加甘蔗祭,而社區民眾也十分歡迎她「回家」,甚至稱她為「糖廠的女兒」。
幾次的社區規劃下來,陳德君認為社區營造光靠政府幫忙、單向的訊息傳遞是不夠的,比起社區規劃,更重要的是居民能夠親身體驗、凝聚情感,只有了解在地文化後,才能對自己的家鄉有所感,並且主動參與其中;而在冰箱菜開辦後,原本只是想共享剩食,發揮傳統市場價值,但意外地,在地居民的情感慢慢在這裡發酵。
土生土長的萬華人魏子鈞,在加入萬華社區小學之前,對家鄉的一切早已習以為常,不曾覺得萬華哪裡好;但成為公司的一份子後,跟著德君進行社區規劃、和冰箱菜的鄰居們談天說地,除了給了自己一次機會,了解家鄉人,更了解萬華的故事。
聚會中大家從南聊到北,「萬華真是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冰箱菜參與者鄭崴文笑著說,走在萬華,處處可見新舊衝突,有人會嫌萬華太雜、長得奇怪,但在他看來這是專屬在地的多元文化。「走在萬華,哪裡不『奇怪』?」在一旁吃飯的職業媽媽亦涵附和著,搬來萬華住的這幾年,她發現最大的特色便是新舊衝突,而這正是萬華吸引人的地方。
起初冰箱菜的成立,只是陳德君逛著菜市場,跟攤商聊天後的偶然一念,想著一月兩次的「免費辦桌」,除了可以發揮傳統市場的價值、推廣零剩食,幫助經濟困難的家庭,卻意外成了萬華社區小學最受歡迎的活動,漸漸也取得在地居民的認同感。
一道道家常菜熱氣蒸騰,餐桌上食客們相談甚歡,八十歲的爺爺向八歲的孩子講古,八歲的孩子著迷的聽著,帶著似懂非懂的神情,一屋子的笑聲,延續著萬華的新舊傳承⋯⋯。
採訪側記
一踏進萬華社區小學辦公室,創辦人陳德君熱情迎接我們,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卻沒有疏離感,跟著她在廚房忙進忙出,香味四溢,德君姐也立刻邀請我們入席,跟著大夥邊吃邊聊;一開始想拍照還有點難為情,但一舉起相機,發現餐桌上個個泰若自然,甚至很願意主動跟我們談天、聊聊萬華。在都市實在很難遇見這樣的情況,是一次十分美好的採訪經驗。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萬華社區小學 譜出新舊共融好食光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