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巧庭、張湘妮 / 苗栗縣
台灣食安事件連環爆,才爆發禽流感,又檢測出有問題的戴奧辛蛋、芬普尼蛋,民眾購買雞蛋,再三挑選還是不敢買下手,就怕吃下去的蛋,危害自己的健康。從原料、食材延伸到蛋系列的加工品,只要一個環節出問題,造成的後果無法想像。
在空間有限的狀況下,台灣傳統的養雞業者多以籠飼飼養雞隻,關在狹窄的籠子裡的雞容易活動力下降、生病;少部分雞農選擇放養,雖然有了寬闊的環境,但更容易受到候鳥、寄生菌等外界影響,且雞蛋曝曬在室外,也有病蟲害風險,另外,國內農業鬆散的法規和技術的不足,也都是間接讓食安爆發的因素。
看見民眾什麼都不敢吃、什麼都不敢買,從小在農村長大的鄭昆霖,耳濡目染再加上長期研究雞隻,於是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接手家中的產業並創立了「昀昇蛋品」,改用科技化的飼養方式,生產品質優良且安全無虞的雞蛋。
「我希望以一個農二代的角色,直接面對消費者,用一手資訊告訴消費者什麼是農業、雞蛋。」鄭昆霖同步推廣蛋的知識教育,舉辦講座、分享會並參與學校或基金會的活動,建立消費者正確的食品觀念,透過自己的品牌改善食安問題。
走進鄭昆霖家的雞舍,三萬隻蛋雞有節奏性的啼叫,活力十足,而不是衝撞、掙脫鐵籠的眼神,鄭昆霖採用新式「平飼」放養的方式,雞隻有足夠的空間活動,雞舍裡也沒有雞毛四處竄飛。
將雞集中在室內養殖的方式稱為平飼,不同於籠飼的狹小擁擠,也不像放養容易染病,這個方式不但可以讓牠們自由活動,也能與外界隔離,杜絕候鳥、老鼠以及其他病蟲害的干擾。整體而言,雞的健康狀況提升、產蛋率增加,而鄭昆霖透過實際飼養的實驗比較三種雞蛋,也發現平飼飼養營養成分最高。
除了運用平飼的飼養方式,雞舍裡放著水濂溫控系統的機器。透過一面面水牆來調節室內的空氣溫度,搭配上抽風機吸氣、排氣,能夠讓內部保濕、空氣中也不會存在濃濃的家禽味。
鄭昆霖採用全自動的集蛋器,也解決了一般傳統撿雞蛋高人力付出的問題,這套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包含為雞專屬設計的產蛋箱以及輸送帶,針對雞的習性,使雞在固定的時間會主動過去下蛋,而雞蛋也會落在產蛋箱下方的輸送帶上,因此只要開啟電源,就能蒐集到雞蛋,效率高之外,乾淨又安全。
人道的飼養方式、調節室內溫度的冷房系統,以及科技化的採蛋設備,讓鄭昆霖有更多的成本可以投入在其他方面,像是飼料,他們額外添加動物性靈芝和益生菌,鄭昆霖表示如此一來蛋的狀況更好,營養成分可以大幅提升。
有了完善的後端作業,鄭昆霖正往永續發展、回饋社會上邁進。他主動接洽其他雞農,引進設備和技術,幫助他們轉型,另外還安排通路增加曝光率。形成互助的鐵三角,連結不同資源提升弱勢產業讓更多小農受惠,目前仍在起步階段,但這個「類社會企業網」正在一步步壯大。
鄭昆霖也與苗栗縣生命線合作,設計專屬雞蛋包裝,「我創業的初衷就是想要改善這個產業,所以我也會想投入本質好的事物。」鄭昆霖為了讓人吃的安心,苗栗縣生命線宣導防範自殺,出發點都是想要幫助人解決問題,他認為這樣做公益更有意義,希望消費者能夠在吃到安全食品的同時,也能為社會貢獻一份力,於是將專屬雞蛋包裝賣出所獲得的利潤全數捐給生命線。
因為一顆蛋而變成熟客,因為一顆蛋而有了共同理念,來購買雞蛋的顧客最後多半都和鄭昆霖成為朋友,他認為這個情況是創業最大的收穫。他希望的不是在市場中占有最大出口量,而是期許在雞蛋產業中,自己能貢獻一份心力。
採訪側記
現在食安問題嚴重,我們消費者對於許多食物都抱持懷疑的態度,看見雞農二代鄭昆霖在蛋品上如此用心其實很感動,除了為消費者把關食品從產地到餐桌的品質,在採訪過程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希望自己能夠當領頭羊,引進技術、提供通路,帶領小雞農們跨出傳統產業,讓這些傳統產業轉型成為在市場內有競爭力的一群,並努力促使台灣蛋產業不再失信於消費者,不再落後其他國家。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食安問題不再有 苗栗農二代「蛋」生奇蹟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