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20:01

邊吃邊玩還「舞春」 食農教育從玩中學習

陳思媛、蔡湘翊  / 台北市

舞春食農工作室是一個推廣食農教育的團隊。舞春是取自台語「有剩」的諧音,過去的有剩是希望年年有餘,資源永續,進而發展出不同的在地飲食文化;如今的有剩卻變成食物浪費,大量製造的加工食品,所需的能源和排放的汙染,皆對環境造成威脅。而舞春食農工作室希望將過去有剩的概念,藉由食農教育繼續傳承,讓一般大眾與食物能產生更多連結,珍惜每一份餐桌上的佳餚。

認識食物從日常生活中開始

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郭又甄認為,「台灣人對飲食的態度,是很重視又不重視。」在台灣不乏許多特色的小吃或料理,但是消費者在意的是美食的表象、擺盤,食物的價錢和份量是否划算,店家的裝潢美不美,很少消費者會在乎餐盤上的食物是誰種的、如何栽種,料理的過程又是如何。

郭又甄在義大利攻讀慢食碩士時,看到當地人從種植到收成農作物的過程,以及職人用心對待食物的態度,讓她覺得食物不應該只有華麗的表象被看見。在吃的過程中,不只有美味的感受,應當讓消費者了解食物的來源,並啟發他們主動認識產地的自然環境與種植方式,進而重視食物的產製過程。

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郭又甄在受訪前的準備。 攝影/陳思媛

近十年台灣陸續爆發多次的食安危機,郭又甄表示,一般大眾對於食安的理解程度,大多停留在不要吃到有毒的食物,卻沒有想到土壤、昆蟲、種植的自然環境等,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食物的生產和風味。二O一五年, 郭又甄和其他三位朋友共同創辦舞春食農工作室,針對校園、社區、餐飲業者合作,結合食物教育與農業教育的相關知識,舉辦各種品味食物或深入田野的工作坊,「教育不應該只侷限在校園裡,尤其食物的教育應該體現在日常的生活」,希望從各種活動中,讓民眾了解食物的背後其實蘊含著許多故事。

動手做的體驗教育 好吃又好玩

食農教育是近年興起的議題,橫跨的領域有農業、環境、食物等,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目前台灣政府並沒有明確的規範課綱、教材和教學模式。而舞春食農工作室主要在小學校園中開設系列的農食課程,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生設計符合其理解能力的主題,以認識校園農田的生態為主,安排學生到田裡翻土、認識土壤、利用廚餘養土養地、觀察與認識昆蟲、種植農作物和葉拓等活動。

蘇立中向公館國小農夫社的學生說明枯葉上的白色條紋是真菌。 圖片提供/舞春食農工作室

二O一六年,舞春食農工作室和台灣好基金會合作,參與食農教育實驗 — — 「神農計畫」,這項計畫希望學生能從土地教育的課程中,培養家鄉認同和建立有機飲食的概念,實施對象為屏東縣潮州鎮的南州國小、四林國小、潮南國小、潮東國小,由舞春食農工作室統一規劃、執行課程,包含在室內進行的知識教學和動手操作,學校老師會帶領學生在校田耕種,也有農夫團隊會協助指導,另外也安排到有機農場進行校外教學,有機農場每周也會供應蔬菜入料到營養午餐。

在從事食農教育的經驗中,共同創辦人蘇立中認為參與的對象不只有學生,學校老師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於舞春食農工作室的課堂數並不固定,要能啟發並維持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除了團隊老師安排的觀察與操作課程,學校老師平時也要輔助、引導學生主動接近自然生態。於是團隊開始下鄉培訓學校老師,蘇立中說:「不是讓老師聽我們講述,而是讓他們一起動手做」,一開始團隊會將課程架構和核心理念向老師解說,並在課堂中分配簡單的工作請老師協助。目前低年級的課程已經嘗試交由老師上課,而團隊成員會從旁輔助。

「一開始老師們都會害怕,到了第二年的下學期,當他們熟悉教學模式後,反而會積極地參與並給予意見。」蘇立中說,每次課程結束,團隊會召集老師討論課程設計和上課的情況,並請老師分享後續和學生的互動,評估課程的效益。有一次,在課程開始前,他和老師聊天得知,有些小學生非常調皮,「小朋友看到蚱蜢就把牠抓起來,把腳一隻、一隻的拔斷,然後看牠在一旁跳」,雖然老師有即時阻止跟勸導,但成效不彰。在上完為期六堂的校田昆蟲觀察課程後,隔年,蘇立中收到老師的回饋,「老師發現學生們上完課後,會願意花時間,蹲在田邊仔細觀察有哪些昆蟲,而且他們對蟲的態度也完全不一樣了。」

二O一七年下半年,舞春食農工作室和「 COME BACK to ME x 城市養蜂是Bee要的」一起為神農計畫設計蜜蜂、獨居蜂系列課程。蜜蜂在農業中扮演授粉的角色,受到氣候變遷、環境汙染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蜜蜂的數量持續減少,進而威脅到自然生態的運作。

在蜂系列的課程中,低、中、高年級各有不同的教學方式,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建立基礎知識,例如花跟蟲的關係,以玩遊戲的方式去傳達概念。中年級的學生會加入知識性的內容,讓他們分組討論,並有動手操作的環節。高年級的學生相較其他年齡層除了認識蜂類,也有辨別蜜蜂、獨居蜂、虎頭蜂的課程。

在蜂系列的課程中,團隊會準備盛有真蜜和假蜜的湯匙讓學生試吃。 圖片提供/舞春食農工作室

蘇立中主要教導中年級的學生,在課程中會安排學生品嘗蜂蜜的環節,然後問他們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很多小朋友會分辨不出來真假,甚至還會害怕真蜜的味道,因為他們平時已經習慣化學性的味道。」從學生試吃的反應,也能了解他們的飲食觀念和家庭狀況。

推廣食農教育從多線並進

工作坊的成員正在進行品米的活動。 圖片提供/舞春食農工作室

舞春食農工作室不只在學校推廣食農教育,過去也曾和餐廳合作,推出品嘗米飯、豆漿的活動,郭又甄強調,不管是舉辦品蜜、品米,目的不只是教導大家如何辨別食物真假,而是希望讓大家能運用五感去認識食物的本質,了解生產的環節,並非把食物貼上對或錯的標籤而已。

二O一八年,舞春食農工作室正在社區進行柑橘的風味調查,他們蒐集農民的種植方式與種植環境,分析土壤的成分,將調查結果向農民解說,讓他們知道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水果的種植方式與味道。另外,今年團隊也將重心放在舉辦「雜食聚」,目前舉行的兩場聚會,主題為團隊成員分享前往日本九州與丹麥,觀察當地的食農教育組織如何將在地農業與教育結合的成功經驗,他們希望以輕鬆的討論形式,喚起民眾珍惜食物與重視土地環境的意識。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正好舞春舉辦第二場「雜食聚」,在一間小小的咖啡廳中,擠滿了許多關心食農議題的人,大家都是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人,像是營養師、老師、學生等等,但每個人都對於講者今天所分享的故事聚精會神,在活動結束後也踴躍發問,讓我們知道也許食農這件事情不是只有相關團體在關心,而是只要有心,每個在社會上不同崗位的人都可以來參與。

延伸閱讀
打造有機島 給台灣農業一個讚

大手牽小手 培育深坑「食農小尖兵」

小農飯盒 在校園中推動友善農業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邊吃邊玩還「舞春」 食農教育從玩中學習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