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榕笛
季刊《秋刀魚》是臺灣第一本用中文撰寫、內容集結生活、藝術、設計、歷史、科技等多面向主題的日本文化誌,每一期聚焦一個主題,匯聚不同角度面向的看法,滿足想要到日本旅行的遊客、研究日本文化的學生、欣賞日本藝術的上班族等多元讀者的需求。
「《秋刀魚》第四年了,當初完全沒想未來能走多遠。辦雜誌就像馬拉松,這期好不容易出刊了,下一期又來了。」《秋刀魚》主編陳頤華看著桌上的十九本雜誌,竟一下回答不上「最喜歡哪一本?」這個最簡單的問題。
她回憶,每一期、每一頁都是大家一起採訪、寫稿、編輯、排版出來的,看到任何一期,馬上就能想到當時發生了什麼事,自己那時候在做什麼。「這期九月號我們去做九州男兒的錢湯,可採訪是七、八月,所以我們頂著三十七度的高溫,去泡四十二度的錢湯,只要封面一打開,就感覺熱得要命。」
第一期《好想認識的一百種日本》,像是百科全書的總論,讓讀者知道《秋刀魚》關注生活、藝術、設計、歷史、科技等議題。可陳頤華漸漸就發現,若要介紹日本的資訊,網路上已有太多各個領域的達人,有非常喜歡日本美食的、日本旅行的、日本藝術季的,甚至鐵道、日劇、時尚⋯⋯。陳頤華認為,要把這些事情都講清楚,不管怎麼整理資料,《秋刀魚》都不可能贏過他們,「最重要的是觀點,以一個從臺灣出發的觀點,扮演台日橋樑的角色。」
舉例來說,二〇一五年十一月號第六期介紹日本梅酒可以如何搭配臺灣料理。在臺灣人印象中,梅酒是要去居酒屋、料理店裡喝的飲品,但日本人卻大都在家中自釀梅酒,作為茶餘飯後聊天飲用。所以《秋刀魚》找來日本人喝梅酒、吃滷肉飯,再找臺灣的品酒師喝梅酒配蚵仔煎、虱目魚湯等,希望能有更多臺灣人不只是在居酒屋喝梅酒。「這件事是身份、酒、料理三方融合。」陳頤華認為,文化差異是其中最有趣的,人們的認知有所差異,可是當人們聚在一起交換意見之後,彼此間新的收穫就像梅酒一樣,「釀出來的滋味,越陳越深厚」。
第六期《秋刀魚》不僅在臺灣賣得很好,甚至暢銷日本,臺日飲食文化搭配融合,引起了許多日本人對臺灣料理的興趣,他們也很好奇自家的梅酒究竟可以搭配哪些臺灣料理。「這是臺日文化交流中最無法被複製的部分,做酒評一兩期大家可能就膩了,但梅酒加臺灣小吃就很有趣。」陳頤華認為在看似很平凡的題目上,只要從台灣跟日本的角度出發,不斷地創新,就有做不盡的題目。當然,奇特的發想不只是為了找純然的趣味,而是為了不斷碰撞出臺日文化之間的新火花。
除了從臺日雙向的角度出發,另一些充滿想像力的主題則彌補了台灣媒體對部分日本流行文化、次文化報導的空缺。《秋刀魚》設計師兼插畫JP表示第十三期以日本便利店為主題就很對他的胃口,他自己就會花大量的時間在日本逛便利店。而編輯羅健宏則表示,他很喜歡介紹許多日本插畫名家的第十二期《插畫的延伸》,難能可貴地在中文讀本上了解到日本流行文化之外的東西,除了作品,這些插畫家的創作心得、歷程以及生活模式都非常吸引他。
二〇一三的台灣雜誌業正處谷底期,銷售量大不如前,整體生態環境也不佳。但陳頤華和一群熱愛雜誌的朋友們在「小雜誌逆襲」的風潮之中,受到前輩鼓舞,辦了一本臺灣地方誌 — — 《藍鯨》。《藍鯨》介紹臺灣在地文化,創辦者們要求自己必須去當地居住幾個月甚至半年,深入了解當地並做內容報導。
二〇一四年四月,藍鯨首刊通過誠品、博客來等通路發售,但創辦者們通過在哈瑪星的創作經歷意識到,將地方誌交給地方人去做,或許是更深入、妥當的做法。隨後他們將目光轉向了與臺灣有著各色愛恨情仇的日本,並藉由當時還算很新潮的募資方式,在同年十一月成功發行了第一本《秋刀魚》。
秋刀魚的誌名由來,原來是因為創辦者們當時在哈瑪星的咖啡館裡看到一張臺灣福爾摩沙時期的古地圖,由於當時航海路線的關係,所以台灣地圖是橫著畫的,仿佛一條在海上溫和的藍鯨。他們認為許多人類文明的起源、傳播都是依賴著海洋的,如果台灣看似一條的藍鯨,那日本是不是也可以像一條細長的魚呢?
此外,「秋刀魚」是一個庶民料理食材,其日文漢字跟中文字形是一樣的,且許多臺灣老前輩看得懂也聽得懂秋刀魚的日文注音,所以誌名不單單是以趣味的方式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更有其背後的蘊涵。
從二〇一八年開始,秋刀魚宣佈從雙月刊變為現在的季刊,陳頤華表示,不少業界人士聽到此消息時第一時間就會問:「秋刀魚還好嗎?」但改為季刊的原因絕非秋刀魚撐不下去,相反地,由於目前穩定的發行,《秋刀魚》希望通過加長製作期,放棄時效性,從而達到豐富雜誌內容的目的。
陳頤華表示自己鍾愛二手紙本刊物,因為紙本完整地封存了那個時代的樣貌,當時的審美、當時的攝影技術、當時用什麼文體、當時的明星穿什麼、當時的街景是如何⋯⋯,網路永遠無法取代這種封存,讀者雖然看得到單篇的文章,但卻無法感受到整個氛圍。在這個意義上,陳頤華認為,《秋刀魚》沒有理由去強調時效性,有趣的企劃五年後回過頭仍然是有趣的,甚至還要回頭去看看為什麼當時覺得這是有趣的。
但另一方面,在雜誌的行銷互動上,《秋刀魚》還是會依賴網路。「依賴但不是唯一,而是讓更多人透過網路認識《秋刀魚》,從而來閱讀我們的紙本。」陳頤華相信,每個平台有自己的性格,例如《秋刀魚》有自己的官方網站、Facebook主頁、Instagram帳號,但各個平台的屬性卻截然不同 — — Facebook用來正式宣佈事情;Instagram則像是個「人」,告訴大家編輯在做什麼,以擬人化的方法來展現《秋刀魚》背後的真實樣貌。
因為紙本沒有辦法得到讀者的回應 — — 沒辦法按讚也沒辦法留言,陳頤華表示,有時候會去書店偷看讀者的反應。「他拿起來了!他翻了!這頁他停了比較久!他沒買!他為什麼沒買?」陳頤華希望能在銷售量這個冰冷的數字之外,找到更多可以幫助自己修正雜誌的線索,幫助《秋刀魚》在執行製作上變得更有系統性。
採訪側記
從未覺得室內裝潢與雜誌設計排版有直接可比性,但來到秋刀魚的編輯部,你會驚訝地發現其整體的調性與秋刀魚雜誌本身並無太多出入,整齊、乾淨、安靜且帶著一些克制與專注。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當藍鯨邂逅秋刀魚 在臺日文化的海洋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