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4 20:01

允文弄舞於掌間 郭建甫的操偶故事

許祐誠、葉炴廷、陳則安  / 台北市

從十歲開始接觸布袋戲,郭建甫立志要為這項傳統藝術找出新的道路,不僅嘗試把傳統全本戲曲濃縮成精華片段,符合現代快節奏社會,同時也精進操偶技巧,讓操偶的技巧與人物的感情能在精華片段中完整呈現。郭建甫這麼做,就是為了讓更多喜歡布袋戲的民眾,可以出於內心喜愛而選擇「不貳偶劇團」。

十歲踏入布袋戲世界 少年立志改良傳統

從小跟著家中長輩觀賞電視上的京劇節目,郭建甫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戲曲,並在十歲時接觸到布袋戲,開啟學習布袋戲的生涯。在過程中,他曾加入過許多布袋戲劇團,更在高中時拜師大師陳錫煌,進入門下學藝。

不過,老一輩多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傳授技術,郭建甫說:「我以前在學習布袋戲的聲音時,師父就叫我儘量喊,喊出來就有聲音了。」至於木偶人物聲音的韻味,則只能靠自己的觀察與模仿。由於需要投入長時間的精力,透過觀察和提問的方式,才能學習到布袋戲的精髓,雖然學習基礎扎實,但過程枯燥乏味且缺乏效率,對於生活在現代快步調社會、對布袋戲懷有熱情的民眾,想要全心全力投入學習布袋戲實屬一大挑戰。

郭建甫當年拜師陳錫煌時,幾乎任何事都幫忙做,包括跑腿買東西或燒水。攝影/陳則安

除此之外,由於酬神廟會比例已逐漸減少,布袋戲變成一種形式表演,難免會澆熄演出者的表演熱情,連帶影響演出者投入表演的心力。郭建甫接觸布袋戲十幾年,觀察到布袋戲劇團營運上的困難,便期望透過成立「不貳劇團」,改善多年來觀察到的問題,進而為布袋戲產業找出新的發展。

戲曲只留精華片段 拋開傳統表演枷鎖

古時候民眾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傳統布袋戲需要藉由「說書」的方式,把故事從頭到尾完整演出,才讓觀眾理解劇情內容,所以表演時長約二至三小時。郭建甫觀察到,師父那一代曾試圖把布袋戲從廟口轉變為文化公演,但表現手法還是依照傳統形式,只是換場地表演而已。

不過,現代教育水準提升,觀眾觀賞布袋戲的方式從以前的「聽戲」轉變為「看戲」,欣賞重點轉移到操弄木偶時的情感展現與技術,郭建甫說:「我嘗試過折子戲,就是把整齣戲的精華部分獨立出來,演出時間濃縮為三、四十分鐘。」例如,《霸王別姬》整齣戲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虞姬舞劍、霸王與虞姬道別的場景,郭建甫便透過幾十分鐘的演出,把精華橋段中的技巧、木偶感情與身段做到最到位。

木偶神韻猶如真人 單靠動作詮釋戲劇

郭建甫說:「目前,我們想要把布袋戲的重點拉回觀眾身上,演出是為了給觀眾欣賞,而不只是形式而已。」

由於現代觀眾看戲聚焦在木偶展現出的身段、情感與技巧上,郭建甫為了力求操偶時更加寫實逼真,便嘗試減少布袋戲人物的口白,甚至把口白全數拿掉,只靠木偶隨著音樂的節奏演出整齣劇。他坦言:「這種表演模式無跡可尋,如何靠動作表現情感很困難。」讓木偶走路或者擁抱的動作更自然,做出更為生活化和寫實的動作,都需要時間來適應。

除此之外,郭建甫也嘗試編新劇或者融合其他藝術,他曾把布袋戲搭配法國歌劇,描述一位法國水手在台灣的故事。其中一個片段,木偶沒有任何口白,只能依靠神韻和動作,描繪出女高音歌詞中的內涵。

「講究」造就質感提升 「傳統三分力我出七分」

郭建甫認為布袋戲的優勢在於「臨場感」,這是電視達不到的效果,操偶師操作木偶就像是近距離魔術,能讓原本豪無生命的木偶生動地出現在觀眾眼前,還可以做到平常人無法完成的動作,木偶所展現出的神韻和動作,便是布袋戲的迷人之處。

郭建甫為了新戲特地製作的女木偶。 攝影/陳則安

「我們只是變得更講究。」郭建甫說。例如,樂曲的曲調較單調,他便試圖豐富了音樂的形式,以前就曾嘗試把歌劇與布袋戲結合;傳統木偶的身段動作只做到三分的效果,他便努力做到七分;劇本方面,則改進如唐朝人說宋朝的詞賦等邏輯的錯誤。他認為,當「講究」讓布袋戲的整體視覺畫面變得更為漂亮的時候,這就是一種「質感的提升」。

開班授課待知音 盼布袋戲重回市場

目前,郭建甫透過開課、舉辦講座等方式,用不同的主題探討問題,讓大家先了解布袋戲以後再去看戲,才能理解布袋戲的劇情。在開班授課方面,他以時間長、短區分班級性質,短期以親子體驗為主,長期則注重在如何製作木偶,並依照古法和專業方式教導學員技術。另外,有鑑於傳統布袋戲沒有系統性地保存與記錄資料,後人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學習布袋戲工藝,郭建甫也致力於把將劇本、臉譜畫法及戲偶的製作方法,以圖像化、文字化等方式保存下來,待他日能幫助更多人。

郭建甫親手製作的人偶衣裳。 攝影/陳則安

「布袋戲是綜合性的藝術,囊括雕刻、刺繡、彩繪、縫紉、文學、音樂等範圍。」因此,郭建甫希望透過木偶製作,讓大家能從工藝美學的角度,欣賞布袋戲服飾的刺繡、服裝與彩繪等藝術,進而萌發大家到戲台下看戲的動力。

除此之外,郭建甫把目標集中在小眾市場,希望未來劇團能「市場化」,回歸市場機制,透過每一次的演出吸引更多觀眾,翻轉布袋戲劇團靠政府補助而演出的現況,讓觀眾主動選擇找劇團演出,也使布袋戲文化免於殞落。

採訪側記

當天,郭建甫為我們示範小丑木偶的操作,雖然沒有音樂伴奏,但靠著配音,小丑木偶就像有了生命,拿起扇子大搖大擺地在眼前說學逗唱,直到今日近距離欣賞,我才體會到郭建甫口中的「近距離魔術」,同時也感嘆自己平時受到手機、網路等吸引,而忽視了這項傳統中華民俗藝術。

延伸閱讀

龍獅技藝隊 傳承民俗也創新文化

大仙尪仔修復重任 陳啟文的匠人魂

化情為琴 隱身都市的古琴修復師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允文弄舞於掌間 郭建甫的操偶故事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