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凱欣、游舒淇 / 台北市
在街頭流浪的貓狗們,少了飼主悉心的照顧,發生疾病與意外的機率增加,生命隨時可能終止。每天都有數百隻流浪動物在路邊死去,除了政府環保隊之外,還有誰會處理這些死亡的動物們呢?私人組織「毛孩的彩虹天堂」,以人道的火葬方式,為這些逝去的小生命送行,送牠們前往生命旅途的最後一程。
「毛孩的彩虹天堂」創辦人小盛,從事按摩業工作。在短短半年內,相繼面臨了感情生活的困境以及親友的離世。「老天爺是不是要把我身邊,很多最愛的人一次全部帶走?」這樣多重情感上的打擊,讓小盛的身心靈都受到很大的折磨。
在這段人生的低潮期,小盛常常注意到在路邊死亡的浪浪,卻沒有人願意去處理。小盛說:「很多人就是遇到流浪動物就是很怕,惟恐不及這樣子。」
同樣是生命的逝去,人們都希望自己在生命結束後能夠獲得完善的處理,但那些橫死街頭的貓狗,難道就沒有同樣的權利嗎?秉持著一個簡單的理念,小盛開始了為流浪貓狗「送行」的任務。
一般來說,在路邊死亡的毛小孩,都是由政府的環保隊進行處理。但環保隊的處理方式,卻沒有善盡對生命該有的尊重。「他們是請環保隊,直接把牠們收走,當成垃圾一樣丟掉。對牠們身後的這一塊草草了事。也就是說,這個生命被以不重視的方式對待。」這也成為小盛開始為毛小孩處理後事的一個契機。
起初送行這件事,只有小盛一個人默默地執行。看到路邊的貓狗屍體,就會到便利商店買報紙、袋子與紙箱,將動物小心地包裹起來,先暫放在自己家中,隔天再送往火葬場火化。
在執行的過程中,小盛會將整個經過錄影下來,並且放到自己的臉書上。而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沒有經過特別推廣的毛孩送行短片,卻得到很多網友的支持與迴響。這樣意外的收穫讓小盛對於「毛孩送行」這件事,開始有了認真去努力與實踐的想法。
為了讓這項服務能被更多人認識,小盛成立了臉書粉絲專頁「毛孩的彩虹天堂」。但對於一個傳播行銷的門外漢來說,單憑自己的能力,難以將粉專行銷給各個族群,再加上小盛本身有一份正職工作,面對民眾臨時的通報,總會有分身乏術的時候。於是小盛開始以網路報名的方式,招募設計組、文宣組以及動員組的志工;目前設計組有九位志工,而文宣組及動員組分別有十二位及二十三位志工。
今年十二月初才剛加入組織的志工萬香廷,會興起加入組織的念頭,也是因為自己目睹了一段慘烈的貓咪死亡車禍。看著奄奄一息的小貓,萬香廷聯絡了政府單位希望他們進行處理。「他們要帶走牠之前,我再三詢問牠到底怎麼處理,他們就說火化,但當時我不知道,其實他們都是把浪浪跟垃圾一起火化。」所以當萬香廷得知有組織致力於為死亡的毛孩做動物專門的火化時,便決定加入文宣組,為組織盡一份力量。
設計組及文宣組負責為粉專設計形象圖樣及文案,而一般民眾發現死亡的毛孩,只要用Line聯繫毛孩的彩虹天堂,動員組的志工們在接獲民眾的通報後,便會分派人力到現場為死亡的毛孩包裝,並送往在地的動物醫院進行晶片掃描。倘若是有主人的毛孩,就會聯繫該主人;而沒有飼主的流浪毛孩,便會與火化公司做聯繫,請火化公司將毛孩接往火葬場火化。
其實聯絡火化公司,並為毛小孩舉行火化,需要不少費用。「可能志工撿到了,但是我付不出錢,這是我目前困難的地方。」由於目前火化的費用是由小盛一人全額出資,這種無償的愛心事業,在經營的資金問ㄇㄜ題上,對小盛來說也成了龐大的經濟負擔。
毛孩的彩虹天堂目前已經為約六十隻流浪的毛小孩送行、火化。面對剛步上軌道的組織,小盛認為不管是人力方面,或是資金方面,都還需要很大的資源挹注。除了增進文宣組在社群上的推廣之外,未來也希望能夠向政府立案,成為正式的社團組織,擴大人才招募。此外,同時也希望在募資平台上向民眾募款,讓善心的捐款能夠支持組織繼續為毛孩做更多的事。
一般人面對死狀慘烈的毛小孩,多半是快步離去,甚至不願意多看一眼;但個性靦腆、話不多的小盛,對於這些血腥的畫面,臉上卻看不出任何恐懼。「當下反而是覺得很心疼牠們,就覺得為什麼牠們會出了這個意外。而我現在還活著,我就覺得沒什麼好怕,真的。」
面臨了這麼多的生死場景,小盛反而用更正向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生命這麼的脆弱,我們的確沒辦法去改變太多什麼,但是我覺得,我現在可以把我很多時間去做這件事情,或是找到更多人想一起做這件事情,這是我覺得目前人生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
採訪側記
「毛孩的彩虹天堂」創辦人小盛,在採訪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比較內斂寡言的男生。在聽完他的生命故事之後,我們對小盛感到很佩服,即使她的人生在短短的時間內,突然走向谷底,但他找到了抒發自己壓力的一個出口,仍然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與金錢,去為這些與自己無關的流浪貓狗照顧生後之事,這樣無私的愛心實在難能可貴。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毛孩的彩虹天堂 讓生命圓滿落幕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