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球衣 拿起雕刻刀的冠軍球員

褪去球衣 拿起雕刻刀的冠軍球員 | 華視新聞

【記者葉冠妤、靳詠雯/苗栗縣報導】來到苗栗三義木雕街,木頭香瀰漫在空氣當中,自國內唯一一個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 — — 三義木雕博物館一九九五年開設以來,這裡便聚集了多位木雕藝術家在此定居、創作,形成特有的木雕市街景象外,木雕更成為三義聞名的在地文化。其中榮獲第六屆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在木雕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雕龍大師官小欽一家便定居在此。

走上與木雕截然不同的道路

自幼在木雕的包圍下成長,受到父親的薰陶,官小欽的兒子官致佑從小便對繪畫、創作等十分感興趣,「小時候在旁邊看爸爸專心雕刻的樣子,不但不會覺得膩,反而覺得蠻有趣的。」官致佑說。看似會這樣循著爸爸的道路前進的他,上了小學接觸到籃球後,反而就此踏上與藝術大相逕庭的體育路,成為一名學生運動員。

從建中國小、大倫國中,官致佑一路打到進入高中籃球傳統強權能仁家商,「當時也沒想說會一直往上打,但是打到小六覺得打得還不錯想要繼續往上升,也認為這也是種跳板,覺得在球隊裡面生活是還不錯的。」在這過程之中父親官小欽一度也曾經擔心膝下唯一的兒子會就此「一去不復返」,再沒有人來繼承他的衣缽,但是在探詢過兒子的想法,知道籃球僅是官致佑現階段的選擇之後,便放手讓兒子自己做決定。

專業與課業間的平衡

「高中就讓你自己選,看你要到哪裡打球或者不打球,不要走不好的路就好。」與開明的父母達成共識,官致佑決定在高中畢業後便返家繼承家業,為了打些基礎,他在就讀能仁家商時便選擇進入廣告設計科,成為能仁校史上第一位與普通班一同上課的球員。

無論是作為甲級球隊成員亦或是設計科學生,官致佑的雙重身分均離不開「爆肝」二字。「一開始的話還好,到了賽季可能比較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去上課,但是多少會聽一些或跟著畫。」儘管既要打球又要專注在課業上面,在高中這個階段並不太容易,但是官致佑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同時他白天上課、下午練球到晚上,在其他人可以休息的時間自己要完成班上的作業,這樣的作息到後期其實有些支撐不下去,重心偏向球隊的時候,球隊教練也會提醒他:「既然當初是你自己選擇的,就要多花一點時間課業在上面。」

官致佑去年與能仁家商一同拿下高中籃球甲級聯賽冠軍。圖片提供/林彥廷

重返家業 從零開始的準備

高中最後一年三月,他隨隊友一同拿下高中甲級籃球聯賽的冠軍,但是在放下高舉的冠軍金盃後,當其他隊友擁抱暢通無阻的體育保障升學時,他卻沒日沒夜的開始準備起美術系獨招。「我們三月多打完聯賽,當時只有三個月的時間要打好最基本功、完成作品集才能去面試。」一個每天在場上奔馳的球員,練完球晚上七、八點,卻必須靜下來坐在桌子前面,一個頭頂冠軍光環的球員,在其他隊友開始準備在大學舞台大放異彩的時候,他卻必須在一個不同的領域從基礎開始重新學習。

褪去球衣的官致佑,儼然是個文靜、溫暖的大男孩。攝影/靳詠雯

「可惜是會有一點,但是我如果選擇了,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好後悔的,因為木雕同時也是我所熱愛的一條路。」此話出自年僅十九歲的官致佑之口,在大家普遍迷茫的年紀,他卻毅然決然、沒有半點猶豫的轉換跑道、從零開始打磨。

「打球的時候你會選擇最好的出手時機、出手方式,把握它,木雕也是。」從體育界橫跨到藝術界,問到球隊經歷是否有帶給他在雕刻路上什麼樣的幫助時,官致佑表示和籃球一樣,木雕它的每一個細節,你都可以找到最適切、最完美的刻法,也同樣都需要保持專注還有熱忱。官媽媽王美玲也在一旁補充道球隊的經歷讓致佑現在有更穩定的學習心態,曾經刻苦練球培養出來的毅力,讓他即便是轉換跑道也可以抱有堅定的意志。

官致佑與父親官小欽共同打造的冠軍金盃。攝影/靳詠雯

與父親一同 重新定義冠軍金盃

今年官致佑與父親受到高中體育總會委託共同打造高中籃球聯賽冠軍獎盃,曾經作為手抱獎盃的人,如今所做的作品變成大家所追尋的目標。父親官小欽也透過兒子的經歷分享,兩人最終訂定永恆流傳作為主旨,「進入這個階段你就是要好好把握、拿到最好,那是一種輝煌,要讓輝煌永遠的存在。」官小欽說,以龍象徵榮耀飛躍,火焰圖騰代表輝煌,圓球是日月流傳也是籃球的表象。

「雖然我現在可能還沒辦法完全感受,但是我正在去慢慢體會」,官致佑認為自己在父親官小欽身上學習到太多的東西,除了多年的經歷以外,更是父親長年對待作品用心之至的態度,而與此同時在教授兒子的過程官小欽也表示,「父傳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我給他現在,未來是他自己要努力的事情。」並不會想要求兒子與自己完全相同,希望兒子可以透過充實自己的內在涵養、人生歷練,去找到自己的方式詮釋、創作他的作品。二人希望可以共同將木雕這項文化傳承下去、用作品說話,未來有一天可以一同舉辦聯展,講到木雕的同時便可以提及他們的名字,世代相承的父子檔。

採訪側記

採訪官致佑的時候,官爸爸和官媽媽都在旁邊聽著兒子的回答,「你們太近了,我會緊張啦」官致佑靦腆的表示。整個過程都可以感受到這個家庭、彼此之間滿溢的愛跟關懷,兒子眼神中對父親的敬佩,父親跟母親對兒子打從心底的感到放心跟驕傲的同時、又不溺愛。「教育、內在涵養」這兩個抽象的名詞,卻在與他們共同的空間當中充分體會到。官爸爸跟官媽媽是幸運的,兒子自然就接受了傳承家業這件事情,並沒有歷經什麼衝突,但是他們也在路途上給予兒子足夠的空間、信任跟理解,能生在這樣的家庭之中,官致佑也是幸運的,而對於能採訪到這樣的家庭的我們也是幸運的。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