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亨亨・夷將、林大帷/新北市報導】座落在林口山區的紅土森林小宇宙,是一座充滿生物多樣性的農場,周圍菜畦以大樹為中心點,由內到外圍起好幾個圈,創辦人許湘宜和王毓豐是農場的主人,兩人以自然農法經營這塊美麗的農地,將樸門永續的理念實踐在小宇宙當中。
工業化的農耕技術 形成健康與自然的災害
在上世紀二次大戰年間,全球為了經濟復甦,以及改善糧食缺乏的問題,化學農藥經過各種研發,機械化農耕的趨勢受到主流市場的支持,造就了今日的農業技術,這種農耕方式,就是俗稱的「慣行農法」。
當慣行農法成為主流,農場種植大面積的單一作物,看似又大又肥美的蔬菜和水果,內含的營養價值卻大不如前。慣行農法的技術,讓單一作物的損害風險提高,不只降低人類的營養攝取,更是讓土壤中的營養大幅流失,土壤受到過度翻耕,造成土壤內的微生物產出過多溫室氣體。
民以食為天,主流的農業制度卻賠了健康又破壞土地,如何將農場打造成美觀兼具永續,又能讓民眾吃得營養,這就是紅土森林小宇宙在做的事。
關注農業現況 撒下改善環境的種子
許湘宜與伴侶王毓豐,兩人在二〇一七年攜手打造屬於大自然的農場「紅土森林小宇宙」,以樸門永續設計理念來規劃農場樣貌,堅持用自然農法的方式耕種,他們重視土地下與土地上各種生物,除了作物的健康要照顧,土壤內的微生物也是培育的對象。運用專業的農業知識,在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技術下,讓農場的生態自然且平衡。
許湘宜,目前在中原大學擔任永續農藝的通識課程講師,以及在社區大學教生態農耕。曾是公衛背景出身,在二〇一一年間,意識到飲食自主權的重要性,在新店地區租了一塊農地便自耕作物,為自己的食物來源做把關,在邊種邊學的過程中,許湘宜到社大修習陳琦俊老師的友善耕作相關課程,接觸到更多農業知識,也開始關注土地及環境議題。
王毓豐畢業於台大農藝系,畢業後則是在不動產業工作,曾遠赴英國研讀企業管理,雖然在出社會後沒有從事農業相關工作,不過王毓豐仍然關心環境永續議題,同樣與許湘宜都曾修習過樸門永續設計的課程,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協會簡介說明,樸門永續設計的精神是「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來設計庭園、生活,以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兩人在共同好友介紹下認識後,發現彼此心中都有相同的理念,期望能將這樣的精神實踐在土地上,恰巧王毓豐的親戚在林口有塊地能無償的提供他們使用,這塊約兩分大的荒地漸漸成為一座食物森林。
打造一座食物森林 從照顧土壤開始
在開闢這塊土地時,原本的土地因質地偏酸難以耕種,且土壤內的微生物種類較少,當土壤內的營養不夠豐富,地上的植物無法從土地中吸收足夠的養分。許湘宜說,當時採用厚土種植的方式,把土挖開,將「自然材料」埋進土裡,這些材料是附近的木頭、落葉及雜草,為了讓有機物質更豐富,他們也到水果行或菜市場取用不要的菜爛果皮,當土壤的有機物質富足,昆蟲和地下的微生物的種類會變得豐富,土壤也更加肥沃。
有別於慣行農法,王毓豐和許湘宜堅持土地的愛護與生物多樣性的發展,許湘宜說,自然農法在起頭時最難,因為種植的植物不是當地原有的種類,導致耕種初期,蟲變得很多,種下去的植物因為是人為培育,較不抗蟲害,剛發芽就會被啃食掉。但是作物經過代代培育產下種子,對於土地及環境的適應能力就會增加,自然抗病蟲害的防護力也能增強。
當土地受到重視與愛護,地上的生物將會更健康,生態將會更豐富。以自然農法耕種的土地,農園會形成平衡的生物鏈。土壤因受到培育產生營養,作物受到土地的滋潤而更茁壯,健康的作物和土壤吸引蟲類生存,食肉昆蟲幫助作物免於蟲害,動植物的屍體成為有機物質,被土壤的微生物吸收後,又成為營養來源。
在紅土森林小宇宙裡,每個生物都是農場的一份子,在大自然中,他們都有存在的意義。原本的土地從難種植的紅土,農園生態圈經年累月形成後,現在的農場生態比開闢前豐富許多。
小面積耕種 也能有高單位產量
「我們不需要去破壞很多的土地,我們可以還田於林,讓土地的運用發揮到極致。」許湘宜說,全球每年都在流失兩百五十四億公噸的可耕土壤,這些珍貴的土壤大量流失,某些原因來自於農民對土地的不當照顧,或是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導致土質失去營養以致劣化。
多樣化種植是農場的特色,許湘宜會在不同季節試種各類作物,並觀察作物與土壤及其他生物間的變化。所以在農場可以看到許多種類的蔬菜,甚至光一種蔬菜就栽培不同的品種。除此之外,香草、可食花也是農場栽種的作物。目前紅土森林小宇宙的收入來源,包括定期販售當季的蔬菜箱,以及與一些餐廳和私廚合作,提供可食花或是特殊品種的蔬菜。
紅土森林小宇宙將永續生產的理念實踐在土地上,多樣性的作物不只可以讓農場一年四季都能有收成,在一分地大小的面積裡,不只能讓農場有足夠的收益以外,也將土地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談論到兩人對於農業環境有何願景,王毓豐和許湘宜期望「社群支持型農業」(CSA)的產銷模式能在台灣蓬勃發展。這種模式關注到食安、環境和剝削等從農民到消費者層層面向的問題,CSA是透過消費者與特定的農場或農夫建立互信關係,以會員形式訂購該農產品,而農場需定期將農產品交給消費者。農夫與消費者直接的供需關係,環境也會得到改善,因為食物從農場到餐桌的距離縮短了,產銷過程減少碳足跡排放量,消費者對食安和健康的要求,也會影響農場施行的農法。
如此一來,這種供需關係保障消費者能夠吃到健康的食物,也清楚知道自己吃的東西來自哪裡。農夫因為有明確且固定的供給對象,作物不必追求大產量,也能避免承受盤商的剝削。
採訪側記
早年的糧食供給不足,農業為了讓全民吃得飽,走向工業化的機械耕作和化學農藥的研發,現代農業過度依賴這些工具和技術,食物產生的碳足跡實在不能小覷。近年永續環境的議題受到重視,農業也在民間不斷地創新、改革,他們將對於地球的愛護實踐在這塊土地上,希望人民吃得健康以外,也盡全力地守護地球上最後一寸沃土。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