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流浪兔保護協會 拯救流浪兔寶

台灣流浪兔保護協會 拯救流浪兔寶 | 華視新聞

【記者王慧婷、鄧孟泫/新北市報導】不肖業者和不良飼主不當繁殖買賣及棄養寵物兔的行為,讓許多寵物兔流浪山林和街頭,傷痕累累甚至慘死。台灣流浪兔保護協會搶救流浪兔、提供急救治療和短期收容,並安排兔子長期收養安置,也定期舉辦教育性課程,推廣正確的養兔觀,提高大眾對生命教育和流浪兔處境的認識。

因為愛兔 普通飼主成志工創辦協會

台灣流浪兔保護協會創辦人潘慧芬最初只是一位普通的寵物兔飼主,為了幫自家兔子找伴,在報紙上發現「兔寶貝急難救助小組」,了解到領養代替購買的概念,決定認養一隻兔子。她向小組投遞認養書,從而加入小組志工和中途行列。

「兔寶貝急難救助小組」的成員很少,十隻手指頭都數得過來。但是兔子救援工作不是短短幾個月的事情,需要有長遠的設想,而且兔子的醫療和日常開支也是很大的開銷。為了有合法途徑公開募款,也為了小組未來的發展,成員們決定立案創辦協會。二〇〇九年,台灣流浪兔保護協會成立,開始救援、醫治、送養流浪兔的工作。二〇一三年,協會開設了安置中心,目前中心收容著約八十隻浪兔。

剛結紮完、帶著頸圈防止舔咬傷口的兔子。攝影/鄧孟泫

成立協會是改變 也是進步的動力

由於資金不充足,協會剛成立時沒有設置安置中心,流浪兔們都由中途媽媽們幫忙收容。中途媽媽人數不多,但是需要安置的流浪兔數量卻不少。潘慧芬回憶,她家最高紀錄同时中途了十三只兔子。中途媽媽家不可能像安置中心有幾百坪大的空間,流浪兔只能用籠子集中收容,這樣的飼養環境對兔子來說不是很好。而且兔子養在私人家中,外界看不到協會成員對兔子的付出,也不知道協會具體的工作,因此民眾也不會捐款。

為了給兔子們更好的環境,讓更多的人看到協會,潘慧芬決定設置安置中心。有個固定的地方長期收容流浪兔,讓民眾知道協會是在為兔子做事,也比較能獲得認同以及金錢人力上的支持幫助。潘慧芬說:「讓兔子有舒適安全的環境,其實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那當然希望流浪兔子是越來越少,不要越來越多。」

承租土地,設置安置中心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創舉。協會資金來自民眾捐款,開設了安置中心後,協會的存款就只剩下五位數。隨著救援和收容的流浪兔越來越多,不到十年的時間,安置中心從一百坪擴大到現在的兩百坪。經由協會救援、送養的兔子數量也達到近千隻。

詳細資訊和介紹讓有意願認養的民眾了解兔子。攝影/鄧孟泫

上山下海救援浪兔

台灣流浪兔保護協會資深志工魏盈君說:「公園、馬路、河邊、山上,任何你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現流浪兔。」協會收容的兔子大部分都是在外流浪或是被民眾發現的。一般接到民眾看到棄兔的通報,協會都會先請民眾想辦法抓抓看。因為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把兔子救起來,牠之後可能會遭遇其他的威脅,等協會救援人員過去時可能已經離開或者是死掉了。

有的兔子不親人又比較緊張,就會跑得很快,非常難抓。尤其是在空曠的地方,牠們容易躲在樹叢或者石頭等有遮蔽物的地方,會給救援行動增添困難。有時候需要設置一些圍片陷阱或是拿網子去捉捕兔子。有些兔子已經生病或受傷了,它就會在原地不動,就可以輕易地把牠抓起來。

魏盈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援行動是在桃園的一個菜園,那裡有一隻偷吃蔬菜很久的流浪兔。不知道為什麼那隻兔子特別有靈性,就乖乖地站著讓志工們抓。他們只花八秒鐘就救援成功,那隻流浪兔也因此得名為「菜逼八」。

幼兔不送養 嚴格認養流程

協會送養的曝光管道主要是利用網路和送養會。網路宣傳和行銷是成效比較大的方式,魏盈君會把兔子的生活照和近況公佈在粉專和官網上,民眾從網路上看到喜歡的兔子就可以投遞認養書。每個月協會也有一天開放日,民眾可以來安置中心參觀,近距離和喜歡的兔子互動、實際參觀協會的照顧方式。

投遞認養書後,認養人需要填寫一份申請問卷,等問卷通過書面審核,再由協會送養幹部進行面談。如果認養人是養兔新手,還需要請他到協會擔任一兩次的志工,實際體驗過如何照顧兔子。魏盈君說:「很多人是抱著幻想來,覺得兔子可愛,帶回去養很簡單,實際做過志工才發現照顧生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除了面談和當志工,協會也會教認養人一些養兔知識或改正他們過往的錯誤觀念。比如有的人會不知道兔子的主食是牧草,以為是餵紅蘿蔔;有的人認為兔子不用喝水,以為把兔子關在小鐵籠或陽台當畜生養;不知道兔子需要看醫生等等。

協會也堅持幼兔不送養以及結紮後送養的原則。幼兔不送養是因為兔子還沒長大,體型還沒定下來。坊間販賣的小小隻、很可愛的幼兔都處於還沒長大的小嬰兒時期,很多人都沒想像到兔子以後會長那麼大。另外,小隻的幼兔生命比較脆弱,可能會死掉或生病。因此都要等到長大成熟,體型幾乎都確定才送養,也讓民眾知道他領養的兔子未來真正的體型。安排結紮才送養是要預防兔子以後病變,因為動物容易會因為生殖器病變,還要預防認養人帶回去私自繁殖。

堅持資源要用在兔子身上

潘慧芬認為協會的資源要用在兔子身上,因此協會的人力都仰賴認同協會理念和做法的志工幫忙。她說:「如果請固定的人,它會是一筆花費,要收入很穩定才有辦法支付這些開銷。」協會對於兔子的環境和照顧非常用心,志工每一天都會進行「小清」,所謂的小清就是換水碗、便盆,幫兔子補草;一個禮拜會做一次「大清」,換乾淨的站板、布、便盆和水碗。安置中心也提供每一隻兔子約一坪的大空間,讓他們能夠自由舒適地跑跳。潘慧芬說,兔子跟人一樣需要運動,牠們擁有的空間決定了四肢的健康,要讓牠們有空間有時間活動,保持健康。

每一隻兔子都擁有一坪左右的大空間,可以自由活動。攝影/鄧孟泫

志工流失 協會缺人力缺資金

目前協會大約有二十多個固定的志工,但由於環境、工作分配或是個人原因,志工變動和流失得很快。協會救援組組長謝寶足說現在的志工能夠持續做很久的真的不多,從協會創會以來堅持到現在的只剩下兩位。潘慧芬也說,每年平均會留下來的志工只有一位。當舊志工離開就需要有新血補上,但當新舊志工銜接不上時,就會造成志工比較勞累的狀況。

協會的行政工作和救援通報都是志工在負責兼任。志工平日要上班,可能假日才有空處理。民眾的信件要等志工有空才能回覆,認養人的面談也會拖很久才有時間,有時會收到回信太慢、等很久的抱怨。謝寶足說:「希望協會順利地推動下去,能募到更多地錢,能夠付薪水請人家來弄,就會比較走入正常軌道。」

除了仰賴民眾募款,協會也有開設蝦皮賣場,販賣一些商品,如動物軟踏墊、草塊等,獲得營收來維持收支平衡。謝寶足說:「我們會希望有更多的錢,我們才能做更多的事。」

政策不嚴 導致棄養亂象

兔子和貓狗不一樣,購買時沒有強制規定要植入晶片,這讓追蹤飼主的飼養後續很困難。潘慧芬說,規定植入晶片,並且對於隨意棄養的飼主提高罰則,是減少隨意丟棄亂象的方法。在台灣,不管棄養任何動物,你只要花兩千四百元就能把動物丟到收容所;而在歐美國家,飼主一旦棄養一隻動物,就要面臨一百萬元的罰則和面臨要坐牢的刑法問題。

相較在歐美國家的罰則,台灣兩千四百元的棄養罰則對飼主來說根本不是什麼負擔,更沒有辦法達到嚇阻和懲罰的效果。潘慧芬也提到,在歐美,飼主購買寵物之前,需要完成很多前置工作。必須要先上課了解養寵物後對牠的責任,照顧方法還有疾病認知。評估是否在飼主可以負擔的範圍內,再決定要不要飼養。

除了飼主教育、提高棄養罰則,政府也應加強源頭上的控管,包括購買和繁殖場的控管。在購買方面,魏盈君說,兔子是很容易購買到的動物,對飼主來說非常容易取得,所以就比較不珍惜。

寵物兔的購買問題也和繁殖場有關,如果不控管繁殖場,業者就可以不顧數量,隨意地產出販賣兔子,這也會增加整個社會的成本。因為兔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個月可以生一次,一次可以生八隻,也就是一隻兔子一年可以生九十六隻,生出來的兔子還可以再交配,數量以九十六隻的次方無限繁殖。因此,協會送養出去的兔子一定都是完成結紮的,不希望再衍生出來太多因為不結紮導致的棄養。

飼主缺乏責任心和生命教育

流浪兔的產生源於人類的丟棄。常見的棄養原因大概有三種,一是飼主不想養了,二是覺得兔子長大了不可愛了,三是兔子生病了。潘慧芬說:「很多人會覺得兔子一旦生病了,他就不想要負責,然後他就會想要把牠丟棄。」

潘慧芬認為,歸根究底主要還是飼主缺乏對責任的認知和正確的生命教育。養動物和養人一樣,是責任和權力的平衡。看到寵物兔很可愛想要養時,不能忘記養了以後要付出很多的照顧義務。飼養寵物兔就要對牠負責,要養到老、養到死、養到牠走,才算是盡了責任。

台灣很多人會認為把兔子或其他寵物放生,牠們就會活下來,但其實如果隨意放生,那些動物就會直接死在外面,因為牠們已經沒有野外生存的能力了。因此協會會接學校的教育宣導,希望透過教育課程推廣正確的觀念,改正小朋友或大人對於放生的錯誤觀念。魏盈君說:「最主要還是生命教育觀念,如果都有確實落實,他們比較懂得尊重生命,就比較不會發生棄養的事情。」

採訪側記

寵物的棄養問題比我們一般人想像得更嚴重,除了常見的貓狗之外,流浪兔也是值得社會和政府關注的議題。除了加強棄養罰則、規定植入晶片和控管繁殖場的政策制定,政府也應多推廣正確的生命教育課程和提升飼主對飼養責任的認知。飼養要經過深思熟慮,一旦決定飼養就要對自己的寵物負責,不能因為不可愛/生病/不想養就隨意丟棄。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