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在寧靜中擊鼓 優人神鼓 山林裡的傳奇

陳璽鈞 李宜庭 張書堯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2019年8月13日,國內知名的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遭遇創團31年來最慘痛的浩劫,一把大火燒毀了木柵老泉山的練習基地,山上劇場裡的小木屋和200多件樂器全部付之一炬,創辦人劉若瑀悲痛表示,會在原址重建,希望是一個更重視自然以生態方式打造的排練場。而文化部也啟動了急難補助機制,協助「優人神鼓」因應這場緊急災害。不久前,優人神鼓才剛到海拔1千公尺的棲蘭山,在明池有一場如詩如畫的湖畔演出。華視新聞雜誌也隨團記錄了這場精采的表演。帶您一起來關心優人神鼓這31年來如何創造傳奇? 他們又將如何度過這場無情火所引發的危機。

翠綠山巒,環抱一池碧綠湖水,雲霧繚繞的迷濛景色中,傳出一陣陣激昂鼓聲,響徹山谷之間。節奏與力道變換的鼓鑼聲,擬現水的不同狀態,比喻生命經歷的各種樣貌。這是台灣知名表演團體,優人神鼓的精典之作聽海之心,首次以宜蘭明池的湖光山色為舞台,譜出令人著迷的大自然樂章。

原住民的梵唱開闊遼遠,彷彿將觀眾帶離世間塵俗,緊接著首席鼓者黃誌群,用大神鼓擊出汪洋大海,與潮汐間的翻騰力量,妝點著大抄鑼,和大僧缽鑼沈穩規律的敲擊聲,僅僅三種樂器演奏出生命生生不息的澎湃。

開演前,冒著雨親自移動觀眾席坐墊,她是優人神鼓的創辦人劉若瑀,為了呈現完美演出,她帶頭盤點所有細節,團員們也吃足了苦頭。超過十個壯漢才扛得起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大神鼓,搬運過程絲毫不能馬虎,只是走完了平地,更大挑戰還在後頭。經過一番折騰,大鼓渡水上架,終於就定位,準備為觀眾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劇場體驗。

明池版的「聽海之心」回歸大自然舞台,湖水和山谷地形,使鼓聲呈現不同層次的音場效果,而湖畔瞬息萬千的氣候變化更為演出帶來驚喜。「聽海之心」的故事源自於新北市老泉山林,1988年蘭陵劇坊的創始團員劉若瑀創辦優劇場,初期從劇團摸索起步,五年後將擊鼓靜坐跟武術融合在創作中,轉型為優人神鼓,造就了獨特的表演風格。把台灣獅鼓從武術昇華為藝術層次,更從熱鬧的傳統印象,進入寧靜修行的新面貌,優人神鼓的表演,富含濃厚的文化底蘊,又有道藝合一的實踐,驚豔全世界。

呈現出台灣的生命力,和土地之美!1998年優人神鼓首次以「聽海之心」,站上表演藝術最高殿堂,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演出,從此優人敲開國際舞台大門,陸續在各國表演深獲好評。

皮膚很黑輪廓很深,舞台上的他,充滿原始森林般的爆發力,這是華視新聞雜誌六年前採訪的「阿甘」甘柏駒,那年25歲的他,已經跟著優人巡迴六七個國家,但您一定很難想像,他曾經是犯下殺人未遂罪,在彰化監獄服刑的收容人,2009年優人神鼓走進他的生命,從此找回人生對的節奏。

2009年,優人神鼓和彰化監獄合作,成立鼓舞打擊樂團,透過靜坐打拳訓練,希望受刑人從心自省重新出發,而當鼓舞樂團走出監獄高牆,在舞台上演出,他們從掌聲中找回自信,更為生命開啟了另一道門。

2019年優人神鼓推出全新作品「蘇拉心戰」,內容改編阿甘的真實故事,他也是第一男主角,在觀眾面前深掘內心揭示自己曾面對的矛盾與掙扎,以及最後自我醒悟的過程。

不同於優人神鼓的內歛沉穩,學生們的表演,洋溢著青春活力氣息!2007年優人神鼓突破教學體制,成立景文高中優人表演藝術班,接受多元訓練課程,也随著優人雲腳修行激發潛能。12年下來為118位學生,搭起築夢的舞台。

遺憾的是,不敵少子化威脅,2019年第10屆景優班走入歷史,多年來用藝術為年輕的種子澆灌養分。如今他們開枝散葉,各自在東西方藝術領域和演藝事業上堅定前行。

優人神鼓中,還有一群20歲上下的年輕成員,帶頭訓練的是創辦人劉若瑀和藝術總監黃誌群的兒子黃宏濬,從小在優人神鼓耳濡目染,如今也能獨當一面。劉若瑀的一雙子女陳紫綸、黃宏濬,從小習鼓跟著優人長大,僅管身分特殊備受關注,不過他們從未想過接班,決定走自己的路。

2019年夏季,華視新聞雜誌採訪小組深入山林,為優人神鼓留下珍貴紀錄,不料就在8月13日上午8點,優人神鼓遭遇創團以來最慘重的浩劫,一場大火燒毀了老泉山上的練習基地,山上劇場小木屋和兩百多件樂器全部付之一炬。劉若瑀強忍悲痛,堅定宣示要在原址重建排練場,文化部也啟動急難補助機制,協助優人神鼓因應緊急災害。

在翠綠的山林裡,優人的鼓聲曾經悠遠迴盪,歷經這場大火的摧殘,未來的步伐或許蹣跚,但再大的困難都不會阻礙他們前行。經過跌宕起伏,熬過百般淬鍊,秉持對藝術與大自然的執著和熱情,優人神鼓繼續寫下他們撼動人心的山中傳奇。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