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行政院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鼓勵青年返鄉創業、發展在地經濟,希望紓解鄉村人口急遽衰減的困境。然而,這些返鄉的熱血青年卻面臨許多挑戰。像是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農村和部落的微旅行,但這樣的微旅行卻常常和現行的「發展觀光條例」牴觸,導致推展在地觀光的青年們,往往必須用「體驗、或考察團」等字眼遊走在法規的灰色地帶。此外,青年們通常缺乏經營概念,也難以形成產業鏈。究竟地方創生需要哪些政策配套和支援? 帶您一起來關心。
她一開始來這,是為了災後產業重建。「喜歡這裡的人,喜歡這裡的人事物,更喜歡這裡的風景的美麗,我很希望可以透過觀光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她幫忙規劃微旅行,想重振災區經濟,結果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我做什麼都是違法的,為了合法這件事,我開了旅行社,也開始了上百萬投資的負債的生活。」陳佩伶投入了十年青春,還卡在原地,同時許多地方青年,則正面臨著想像力的無以為繼。
青年回鄉,都在做什麼呢?有些從事咖啡廳,有些從事微旅行,振興地方的發展,真的是這樣就夠了嗎?我們的想像力只能夠停留在這裡嗎?
「先生小姐快上車,今天帶咱們去阿里山兩日遊的是新南向旅行社董事長陳佩伶,要帶你去看她的獨家景點,里佳部落。」陳佩伶和里佳部落結緣是因為九年前幫忙處理八八風災的產業重建,發現當地筍與茶葉的採收季節只有半年,其餘時間,青年要去城市打零工賺錢,想結善緣幫當地留下青年,剛好政府鼓勵且補助部落觀光,她才投入微旅行產業,結果違反發展觀光條例,被人檢舉。
旅行社董事長 陳佩伶:「就有人告訴我說,其實我做這樣的事情是屬於旅行業,旅行社才可以做的事情,至少要800萬,才有辦法成立一家旅行社,找了好多股東,才籌到這些錢,開了之後,好像是災難的開始吧。」災難是,自己合法了,在地唯一能住的民宿,不合法。
里佳部落民宿老闆 趙翠蓮:「因為我這邊,82年蓋這個房子,民宿法規是民國90年,我們這邊是建地,可是前面是農牧用地,就沒辦法合法,連續申請三次,都是這樣,有時候只要提到這一個、這一個觸角,就是有一點在做違法事,那種感覺,可是那是,不是我們願意的啊。」
在山中,雖是秘境,但沒有住的地方,遊客無法久留,拉不動部落發展。
旅行社董事長 陳佩伶:「我的本意不是旅行業,我的本意是幫部落的產業或者是觀光,有經濟的有所推動,有所推動之餘,我不賺錢沒有問題,但是我希望部落的族人可以,有機會可以賺到錢,並不是大家不想在這裡生活,而是其實是大家回不來這裡,縱使大家回來這裡生活,但活不下去啊,因為沒有相關的產業,或相關的組織,可以往下推動。」
法令跟不上時代,並非台灣特有,但日本已經推出地域限定旅行業新法,設法解決偏鄉微旅行的困境,並合法化,在台灣的陳佩伶動不了律法,只能改變作法,她自費架設共創平台,給同樣想做地方特色旅行的人使用,目前已經替10個團體,省了八千萬,免除開旅行社的費用支出,也不必像她一樣負債。
旅行社董事長 陳佩伶:「會不會其實我們再努力十年,或二十年,終究答案是一樣的,只因為國家法令的限制,對啊,我覺得創生,創生會不會變成創死啊。」
發展區域慢經濟,每天至少要有兩百名遊客來訪,才能形成產業鏈,才有工作機會,青年才有機會返鄉,但這樣是不夠的。
金魚厝邊創辦人 彭仁鴻:「應該是說2050年,臺灣整體會再少300萬人,當你整體的國內的內需市場都是一起減少的時候,那你的人口缺少這一塊,是要從哪裡來補足,我們其實現在就已經開始
在鋪陳這件事情,就是說未來,我們其實看的是,我們國際友人背後的社群。」
九年前,阿球來到台灣教英文,因為喜愛衝浪,決定在宜蘭外澳定居,就在海邊開了家小店,平日看起來冷冷清清,但假日的它是長這樣的。週末店裡大批的老外,接連出沒,大家怎麼會老遠搭火車
來外澳吃Pizza 聽Live band呢?阿球淡淡地說,應該是因為by words and mouths,口耳相傳達到這個盛況,但在彭仁鴻眼裡,外國人就是宜蘭未來的潛在人口,與世界建立關係的窗口。
金魚厝邊創辦人 彭仁鴻:「所謂的外交大使的概念,他怎麼樣協助我們頭城,能夠有更多的國際友人,他們在這邊生活得非常愜意,適合移居,有沒有,吸引大家一起來這邊,來當好鄰居這樣子。」
彭仁鴻像移民署般開始關注街上每張外國生面孔,打聽背景,並將有雷同興趣的在地職人,介紹彼此認識,希望透過建立關係,促成更多商業合作,塑造出友善外國人居住的環境。
金魚厝邊創辦人 彭仁鴻:「我認為其實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地方的所謂的經營管理人才,不好找,他所要處理的面向,真的很多元,不只是處理,這個地方的人際關係而已,因為他要打破既有所學的架構。」
彭仁鴻與東吳大學合作,分享自己在前線的經驗,並說服四個學院的老師,一起跨領域教學,栽培對的人才,從事地方創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