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修創立屏風 一生奉獻舞台劇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李國修,台灣舞台劇的泰斗,世新戲劇科畢業後,演出「蘭陵劇坊」的《荷珠新配》開始受到關注,也讓他愛上舞臺劇。民國七十五年創立「表演工作坊」,舞台編導《三人行不行》、《西出陽關》等劇,受到觀眾肯定。他在《西出陽關》中演出一名老兵,更受到有如台灣卓別林的讚譽。他的一生都奉獻給舞台,讓觀眾留下許多回憶。

  在漫天戰火的民國三十八年,李國修的雙親逃到了台灣,落腳在台北中華商場。爸爸做京劇演員,穿的靴子天天為了一口飯。小毛頭李國修,天天為了一場戲,偷偷跟著大人溜進電影院,一年偷看200場電影。終於小毛頭長大了,不再站在戲台下。瞧,就在蘭陵劇坊的《荷珠新配》,那位叫趙旺的,就是25歲的李國修。

  第一次初登場,從此這輩子戲胞一直癢。民國七十三年和賴聲川、李立群成立表演工作坊,推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那一夜臺下擠了滿滿的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李國修的夢想像是不會結束的流水席。

  自己打天下,成立「屏風表演班」,但是他可沒躲在屏風後。只是第一場戲,觀眾少、收入少,只賺了一百塊。李國修想了想,要演一場有溫度的戲,得先當個有溫度的人,他便開始說起故事;說說自己那做鞋子的爸爸—《京戲啟示錄》;聊聊自己那每天在窗前想家的媽媽—《女兒紅》。他的戲有許多人回憶的足跡,有老兵收藏鄉愁的紅包場—《西出陽》;他的戲也為自己創記錄—《三人行不行》。李導演真行,第一次挑戰三個演員,一起演了三十個角色;第一次有舞台劇謝幕,觀眾鼓掌拍手拍了五分三十八秒,掌聲止不下來。

  戲班子沒有散,只是緣分散了,命有終時,愛有末日,但李國修沒有對不起他發過的誓。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